聚合阅读

会展经济相关的文章

expoon网展聚合所有会展经济相关的新闻资讯,为你提供最新的相关行业报道。

储祥银议中国会展业“新常态”

储祥银议中国会展业“新常态”

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对外贸易经济大学教授--储祥银据统计,2013年全国共举办各类展览7319个,同比增长1.8%;展览面积9391万平方米,增长4.5%。会展经济产值38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10.6%,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重0.68%。经济效益有所好转,三项费用指标下降13.3%,亏损面建校,盈利面提升。特别是,在经济呈现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新常态的同时,会展业也呈现“新常态”,储祥银将其特征表述为“增速减缓、结构优化、竞争加剧、治理细化”。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我国会展经济的增长速率平均在5-6%之间;同时,会展个数的增长速度低于面积的增长速度,意味着会展的单位面积同比增大,例如上海去年平均每个展会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达到德国的水平。对于参展企业来说,在参展费用降低39%的情况下,收入却增长了30%,呈现结构优化的趋向。但是,随着各地展馆建设会展业在地区间、展馆间的竞争也在加剧。截止2012年,全国5000平方米以上展馆316个,可供展览面积1237万平方米;2013年在建展馆13个。储祥银举例,北京很多展览已经“东南飞”,广州的会展业也面临上海等地的竞争;而国际会展巨头也竞相通过并购和合作等手段参与到国内会展业竞争中。对此,储祥银认为,在认识上,要以“新常态”的眼光来看待会展业,要看到其增长速度趋于缓慢的现实。首先要正确认识会展业发展的定位,“当前很多城市将其看成支柱产业,明显定位过高”。其次,正确认识政府的功能定位,应该立足在宏观指导、政策支持、条件的提供和市场的培育。第三,正确认识市场功能作用,会展业有本身的市场规律,会议可以打造,展览则必须要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如果条件不具备,滥打造会展中心,效果会非常不尽如人意”。最后,储祥银建议,对于会展业的治理要趋于细化,并提出六条政策措施:一、加强会展业管理的法制建设,加快会展立法,完善法律体系;二、健全会展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改“以批代管”为日常市场监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三、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形成开放、透明、高效的市场规则,加强对品牌会展的知识产权保护;四、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五、加强政策扶持,研究优惠政策体系,出台有利于会展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营改增税收政策;六、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支持会展企业走出国门,增强国际竞争力。

2014年12月22日

简述世界会展行业的发展趋势

简述世界会展行业的发展趋势

简述世界会展行业的发展趋势由于各国经济实力、经济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不同,各国会展经济的发展也不平衡。举办展览会的数量和规模,与主办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密切相关。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交通、通讯、服务业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处于主导地位,并占有绝对的优势。欧美的德、法、意、英等工业发达国家一直在世界居领先地位,目前,各大会展国都在加紧建设国际展览城,以保其霸主地位。如德国的汉诺威及慕尼黑、美国的芝加哥、法国的巴黎等都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展览城"。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展览会的办展方式和办展技术,网上虚拟展览会和各种电子媒体为实物展览会插上了翅膀,给会展经济的世界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会展业向专业化、国际化和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展览集团开始把自己举办成功的品牌展览会逐渐移植到其他国家。德国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每年春秋两季在德国本土举办的国际消费品展览会(Ambiente)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消费品展览会。前不久,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分别在中国、日本和俄罗斯举办了以Ambiente命名的展览会。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消费品展览会(AmbienteChina)即为法兰克福国际消费品展成员之一。Ambiente品牌下的展览会,展品范围皆以其在法兰克福举行的旗舰展会相同,包括餐桌及厨房用品、美容及化妆品、室内装饰及摆设、礼品及个人护理用品等。选择上海举办这项展事,是因为上海乃中国国内最繁盛的大城市,GDP每年有10%的增长。上海拥有700多家百货公司和超级市场,其零售数字占全国总零售额的5%。同时,1400万上海居民向来也是潮流及消费模式的先驱,影响着中国国内的其他城市。实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一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展览会,但这些展览会一般都有发达国家展览公司的参与、管理,甚至直接控制。世界会展大国欲通过国际会展业来整合世界经济的苗头已经越来越明显。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国际会展经济的全球化整合迟早会到来。购买《2014-2020年中国会展旅游行业分析及发展预测报告》的客户的主要有:投资公司用于评估环卫会展行业投资可行性、VC/PE用于了解环卫会展行业、所属于环卫会展行业的企业用于商业计划书的撰写、IPO上市的深度调研分析以及可行性报告的研究参考。环卫会展行业的厂商用于全面了解本行业及行业的竞争对手、财务顾问公司用于了解环卫会展行业、产业链上游客户用于前向一体化分析、厂商用于后向一体化分析,根据分析我们可以帮您快速寻找到理想的供应商/经销商。对于新进入环卫会展行业的投资者用于了解行业的投资机会。为您分析市场前景,开发新产品而服务;以便帮您准确的评估新品定位。

2014年12月15日

中国会展业规模扩大效益好转

中国会展业规模扩大效益好转

中国会展业规模扩大效益好转由商务部服务贸易与商贸服务业司和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撰写的《中国会展行业发展报告2014》10月19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对外发布。《发展报告》集中了商务部会展业典型企业调查统计和会展经济研究会统计分析的数据资料,对2013年我国会展产业发展的规模、展览场馆建设、区域发展格局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行了统计分析,对2013年会展行业发展的最新态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科学研判,对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会展行业管理、协调和促进会展行业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并提出了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发展报告》将为会展界同仁进一步了解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状况和前景趋势提供权威的信息资源,也将为政府部门加强会展行业总体规划和统计分析、制订产业促进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不仅能够促进供需对接、畅通流通渠道,对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也有强大拉动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会展业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各类展会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有效拉动餐饮、住宿、交通、零售、旅游等众多服务业增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商务部10月19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发布的《中国会展行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会展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标准体系、行业组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会展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大型化趋势更加明显;会展就业人数持续攀升,会展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根据商务部相关统计和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行业调查,结合部分省市典型资料分析,2013年,我国会展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征。境内展览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据商务部会展业典型企业调查统计,2013年,全国共举办各类展览7319场,同比增长1.8%;展览面积93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展览面积增长快于展览项目增长,单位项目规模扩大,展览效益向好。据测算,2013年会展经济直接产值达3870亿元人民币,较2012年增长10.6%,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万亿元人民币的0.68%,与2012年基本持平;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万亿元人民币的1.5%,与2012年基本持平。会展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三项费用指标(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较2012年下降13.3%,亏损面大幅缩小,盈利面大幅扩大。出国展览市场稳定新兴市场国家表现活跃据中国贸促会统计,2013年,全国102家组展单位共赴75个国家实施经贸展览会计划1492项,比2012年减少2.4%,其中参加国际博览会1422项,占实施总量的95.3%,单独举办展览会70项,占实施总量的4.7%;全年出展项目净展出面积64.74万平方米,比2012年减少7.2%。参展企业约4.7万家,与2012年持平。2013年,虽然欧美仍是我国出国办展的主要目标市场,但新兴市场国家表现更加活跃。出展项目数排名前10位的目的地国家分别为德国、美国、俄罗斯、巴西、阿联酋、印度、南非、土耳其、墨西哥和法国,其中新兴市场国家占7个,其展览项目数占全年总量的39%,参展总面积占全年总量的33.3%,参展企业数占全年总量的35.9%。会展设施大型化趋势明显会展业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使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各地竞相投资建设会展场馆设施。截至2012年底,全国已拥有5000平方米以上会展场馆316个,可供展览面积1237万平方米。2013年,全国在建会展场馆13个,面积154.49万平方米。建成后,全国会展场馆总数将达到329个,可供展览面积将达到1391.49万平方米。单体会展设施大型化趋势明显,在建、待建场馆单个平均面积均超过10万平方米,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和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室内展览面积更是高达40万平方米。会展就业人数持续攀升据统计,2013年,会展行业带动就业人数比上年增长30.7%,按2012年2125万人次基数测算,目前会展行业带动社会就业可达2777万人次。会展行业带动就业效果显著,综合拉动效应日益凸显。

2014年12月15日

姜淮 说说会展表面背后的那些事儿

姜淮 说说会展表面背后的那些事儿

中国会展业关于“会展经济”——一个一针见血的比喻了解西方会展经济的人士都知道,在欧美只有“展览(产业)经济”和“会议(产业)经济”之说,而无“会展经济“一说,后者是中国特色,如同西方现代企业理论只有”并购“和”兼并“之说,而无”资本运作“之说一样。概括和总结从来是所谓专家的专利,而“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中国会展业,其定义不是灰色的,呈现出的是色彩斑斓,包罗万象,节庆、论坛、活动、赛事……,扎堆儿挤进会展经济的范畴,现在无论官方言论还是教科书,必谈“会展“。记得在多年前的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重庆年会期间,理事会内部讨论有关会展理论成果评比专题,一位资深人士调侃道:相较于西方的产业划分,如果把展览比作马,把会议比作驴,那么中国会展就像骡。看似诙谐,实则一针见血:产业定位划分模糊,制度设计则缺乏针对性。或许,就像节庆等,在远未形成产业规模或市场之前,希望托庇于会展树荫下,以求得道。关于“会展从业人员”——会展产业是个“小盘股”翻开各类会展教科书,浏览网上各类会展经济相关文章,关于中国会展从业人员的表述,大多是“100多万人“,这个数字很多年都无更新。看似含糊的数字,源于一种“传说”:本世纪初,一次小范围聚会,某领导询问有关中国会展的情况,当问到目前全国会展业有多少从业人员时,有的说50万然,有的说80万然,有的说好像不止,应该超过100万然,因而有了中国会展从业人员上百万人的说法。此传说无法考证,但现实结果是,业内左引右证,却成了权威说法。行业发展的某个因子如果是如此得来,试问政策制定的依据何在,而会展理论研究的严谨性又何以体现。不过,近年来,业内欣喜地看到,在局部的会展统计方面,一些权威的行业组织、媒体、高校都注重实证和抽样,得出相对有说服力的结论,推动我国会展理论和实践取得阶段性的提升。接下来衍生出一个问题,究竟如何界定“会展从业人员”。从产业的上中下游来看,可以称之为会展人的不外乎几类:一类来自组展机构,包括策划、推广、营销人员;一类来自场馆,包括客服、工程、保安、保洁四大块;一类是服务商,相对面较广,涵盖展品运输、工程搭建、行业媒体、广告设计、展具生产、设施租赁。而狭义的专业会展从业人员概念,则仅界定于组展机构和场馆,服务商类别属于跨界延伸经营。所以,若从这个角度来说,会展业只是个“小盘股”。关于“会展教育”——如何解决结构性对称问题我国的会展理论研究和教育经历了引进和消化吸收、发展几个阶段。曾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接触的第一本有关会展经济的著作是由一家地方大学的两位博导所著,由于笔者所学专业属理论经济范畴,对现代西方经济学有着较为系统化的学习积累,通览整本会展经济学著作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合页梳理幡然醒悟,这是一本用“会展经济”概念改造成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甚至涵盖了微观和宏观两大领域,由此对中国当时的会展理论研究产生了质疑。追溯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一段时间内,我国会展研究大量引进欧美会展理论成果。随着国家教育部批准部分高校设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我国会展学科体系的建设不断发展,走在前列的是高校旅游专业。或者是延续了欧美会展的历史分类特点,会展教育被纳入旅游管理类别。众所周知,学科体系有“门”与“类”的说法。曾记否,“管理”是一个很大的“门”,“工商管理”仅是其中的一“类”,而“旅游管理”又或仅仅是“工商管理”的小兄弟,“会展管理”的地位可想而知了。但这一切没有阻碍会展教育前行的步伐。这一时期,各类源于旅游理论的会展理论成果开始出现,翻翻现在高校的馆藏图书和教科书可见一斑。接下来,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发现,鲜活的会展实践不是一个旅游学生发出的会展理论能够涵盖和指导的,它跟管理密切,与经济相关,甚至同艺术和传播“血脉相连”。因而从经济管理、工商管理、艺术与传播、社会学、英语等领域辟出会展一方天地。学科体系建设的情况如何呢?一句话:五花八门。原因——基础性理论知识缺乏,市场动机驱使。在此不作赘述,只简单表达一个观点:知识具有系统性、权威性和传承性,舶来品、嫁接和网络得来的东西不叫知识。会展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问题,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基础理论的缺失成为学科建设的软肋,加上高校片面追求热门专业而扩招的经济动因,在“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同时,校企双方陷入无休止的纠结中。关于“会展校企合作”——柔韧你的身段多年来的会展校企合作大致有个统一的范式,即企业提供学生实习的机会,高校帮助企业培训人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深层次的剖析会发现一些背后的利益所在,签署协议后,一方面,会展企业可以获得免费或低廉的劳动力,特别是在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不得聘用临时工之后,对于一些会展企业,以实习的名义应对法律的规制不失为一计良策;从高校来说,主要是高职高专院校,为了拿下会展这个专业(按规定需要先设置专业方向,而后申请设置专业),以便扩大招生,只有选择取得相应的实习基地,这样同时还可以意向性解决就业的问题。以上是从消极角度看待校企合作。从积极的方面看,企业需要有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帮助企业和员工从感性的实务中提升理论水平,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中国现代会展业的发展历史短暂,增速惊人。来自不同专业、基于个人不同的教育背景和认知的从业人员,在会展行业的不同环节打拼多年,亟需以系统化的知识对取得的经验梳理和感悟。记得几年前在一次会展校企辩论会上,主持人问笔者,如果会展专业学生到贵公司就职,开出的薪水会是多少。笔者回答,基于公司的薪资原则,即基础工资加业务奖励,其基本薪资大约每月1800元。音未落,遭到学院方各位大佬的同声谴责:难怪我们的学生不愿到会展企业就职,他们寒窗苦读几年,得到就是这样的价值!其实,之所以存在这样的质疑,原因是各方对教育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及会展行业特点的理解不同。从市场来看,劳动力的价格定位取决于对企业的价值。作为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企业在开始阶段需要对其进行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如法定社保和培训。就培训来说,应围绕提纲岗位技能展开,内容包括内部管理、行业经验、专业知识和增长见识。因此,即便是业务出差,也都可以称之为岗位培训。在初始阶段,他们远未能创造现实的价值,对企业来说还是硬性投入。所谓的基本薪资包含了维持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生活、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基础支出。而他们真正的价值是通过绩效体现的。特别是在成熟的行业和企业(垄断型行业和国有企业不在此列),其平均薪资水平相对既定,这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所以,就单个毕业生来说,其价值主要通过业绩加以体现。从高校教育来看,给予学生的是其走上市场后必要而不可或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会认为其在高校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基本满足日常工作要求,如专业理论、基本文案,计算机办公、英语、日常沟通和基本礼仪,这是进入相应企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如果还需要企业培训专业ABC,抑或是怎么打字做图表,这对企业来说不经济,对高校教育来说也是失败。现实中,本科毕业生在工作中不会写请假条、收据、借条的比比皆是,更不遑复杂的调研报告和立项书了。记得在一次与高校对口院系的座谈会上,对方邀请对其实习生的表现做点点评,笔者直言不讳地提出:我们不是在教你们的学生做事,大量时间是在教他们如何懂事!也难怪一家知名企业曾在其员工手册中规定:不许随地大小便;两人成行,三人成列。连走路都要规定,教育的悲哀由此可见。另外,会展业其实并不是表面所看到的那样,似乎是个“小盘股”,学生的就业未必仅限于概念上的会展企业,试问:政府策划举办各类经贸、文化、政务活动,离得开策划、设计和会务管理吗?企业推广品牌和产品,除举行各类发布会、促销活动外,参展是其营销推广的重要任务,组织产品,选择参展,展台设计,资料制作,成本控制,气氛营造,现场服务,又有那一块不需要专业的会展人才!作为会展教育者,需要传授给学生的目标理念是:会展业——除却巫山不是云。从会展行业特点来看,会展业类似于酒店业,员工能力的提高凭借多年的积累。在香港和珠三角地区,不少酒店的总经理出身并不显贵,未必是某知名院校毕业,甚至有的是酒店门童出身。作为窗口服务行业,无论具备怎么样的专业出身背景,都需要对本行业、企业的各环节有着切身的体验和实践,由此积淀感悟。而所受的专业知识是你未来腾飞的羽翼。在首次会展校企合作论坛上,笔者曾说过:会展专业学生有其悲哀的一面,专业设置如无源之水,间或加入各种颜色,更因是服务业,弯不下身段去积累,特别是名牌大学会展专业毕业生,每每另攀高枝。最后从校企结合的角度来说,由于学校教育给了学生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学术眼界,他们要比企业现有员工更具创新意识、思维和勇气,能够迅速消化和驾驭企业原有的规则、模式做法;而企业更希望他们运用所学的系统化先进知识和技能,梳理旧有模式和方法,完善经营管理环节的不足之处,创新富有生命力的新方法,新模式,这是教育的价值优势,更是企业发展的希望所在。

2014年11月27日

简述中国会展产业发展的八大趋势

简述中国会展产业发展的八大趋势

会展业产业化趋势全面对接,产业互动会展经济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形式已经日益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会展经济所具备的产业化特征也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会展经济的产业内涵不断延伸、会展经济产业效益快速增长和会展经济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国外会展经济发达的国家,会展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致为0.2%,而目前我国该比重仅为0.004%。有关专家预测,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0.1%,届时我国会展经济将发展到相当规模。国际化趋势宏观调控,扩展竞争对于众多国外展览公司来说,我国会展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随着服务贸易准入壁垒的取消,使他们进入中国会展市场的渠道更加畅通,并使国内会展市场竞争日趋国际化发展。另外,入世能给国内会展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办展技术。面临入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会展界应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即对内抓紧制定行业法规,对外尽快熟悉国际规则。法制化趋势健全法规,规范市场与国际会展业的蓬勃发展相比,我国会展业的法制进程却十分缓慢,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会展的现行立法,包括关于会展审批管理的规定、关于举办者主体资格的规定、关于展品进出关、运输等的规定及(地方政府规定。随着会展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会展业的法制化发展趋势会更加明显,会展法制体系会逐渐健全,以规范会展市场秩序,创造会展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集团化趋势渠道多样,优势互补集团化是国内各个产业部门急需解决的共同问题,它是伴随市场竞争而产生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我国会展行业的集团化可以分三步走:一是采取横向联合、纵向联合、跨行业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组建会展集团;二是开展品牌竞争;三是实行海外扩张。品牌化趋势规模导向,品牌支撑国内已初步涌现出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会展企业或展会,如北京国际会展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等。然而与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国际性会展公司或展览会相比,无论在品牌的知晓度上,还是在品牌的无形价值或扩张程度上,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会展业的品牌化应主要围绕三个内容来进行,即培育品牌展会、建设会展名城和扶持领导企业。专业化趋势专业定位,专业运作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会展业追求的都是综合化,强调小而全,并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层次、更多类型的参展商,结果造成展览会特色不鲜明、规模普遍小、吸引力不强。近几年来,国内会展界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一是展会内容的专题化。二是场馆功能的主导化。除了会议或展览需要有明确的定位外,场馆也应该有比较清晰的主导功能定位。在会展发达国家,一些国际性的品牌展会总是固定在某个或几个场馆举行,这样既便于会展公司和场馆拥有者之间开展长期合作,又有利于培育会展品牌,我国会展企业应吸取其中的成功经验。三是活动组织的专业化。生态化趋势绿色理念,潜力无限中国会展业的生态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注重场馆的生态化设计。在兴建会展场馆时将从会展场馆选址、建筑材料选择到内部功能分区,突出生态化的特色。(2)大力倡导绿色营销理念。在组织整体促销或展会主办者在对外宣传招徕时,都将更加强调自身的生态特色和环保理念。(3)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注重节能降耗和三废处理,在布展用品的选用上也应做到易回收的材料优先。(4)以环保为主题的展览会将备受欢迎。

2014年09月24日

海口会展业步入“快车道”

海口会展业步入“快车道”

海口会展中心今天的海口,是中国最年轻的省会中心城市,一流的生态环境,旖旎的自然风光,蓬勃发展的产业集群,决定着这块沃土上有着独具特色的办展优势。这座城市刚刚举办了第十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下个月又将迎来一场6000人的盛会———“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接下来的大型品牌会展活动更是接连不断:2014中国(海南)动漫游戏博览会、2014中国(海口)基因产业大会等,一个个展会搅热了我市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必将大大助推海口市会展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更多会展界人士记住了海口8月17日,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在海口拉开了业界大会的序幕,全国的会展业精英相聚于此,每年参加会展文化节,成为越来越多会展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第十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在海口举办,把海岛文化融入整个会展文化之中,让会展和地方文化两个璀璨明珠交相辉映,蓬勃发展,也让更多会展业界人士认识了海口,了解了海口,记住了海口。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告诉记者,他一直密切关注着海口市会展业的发展,作为业内的后起之秀,海口生态优良,岛屿特色突出,具有不可复制的优势资源。“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2015年又落户海口,这无疑是对海口会展业发展的肯定。“招会引展”成效显著海口市会展局成立以来,进一步加大“招会引展”工作力度,多次带队赴北京、大连、无锡、广州等地,主动与全国性行业协会、国内一线会展城市的大型会展公司联系洽谈,推介海口鼓励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海口市会展局局长吴家宏说,海口这些年引进的展会为市场注入活力,会展业正向专业化和市场化方向转型,一些品牌展会的引进促进了行业整体质量的提升,本地企业办展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海口会展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动漫游戏博览会国庆期间开幕“招会引展”的同时,海口对“会展文化”和本地会展品牌的重视和扶持也愈发凸显,在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在引进动漫文化方面,都做了不少努力和尝试,也不断取得可喜的进步。去年,2013中国(海南)动漫游戏博览会吸引了日本、韩国等数家企业参展,规模之大创下海南动漫游戏类展会活动之最。记者从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了解到,今年继续举办的2014中国(海南)动漫游戏博览会将于国庆期间开幕,届时内容更加丰富,将丰富海南人民的文化精神生活,为进一步培育本土动漫企业,引入岛外知名企业迈出了一大步。用好自然风光在软环境上下功夫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展览部副部长赵振格说,近年来,海口依托旅游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成功举办和承办了许多来自国内外各行各业的会议和展览活动,无论是在会展的数量、会展的规模、会展的影响力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认为,海南的空气环境好,蓝天白云,呼吸空气都是甜的。所以,海口要利用这良好资源,培育更多的品牌展会,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创新,在发展软环境上下功夫,在打造国际性会展城市上下功夫,结合实际,创新性地办一些休闲、养老、旅游、休闲农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IT等相关产业的展会,将其做大做强,做出品牌。

2014年08月20日

每月一展会 昙花一现还是产业井喷?

每月一展会 昙花一现还是产业井喷?

绵阳科技城展览馆每月一展会绵阳会展业:昙花一现还是产业井喷一周前,绵阳发布信息,将于8月22日-24日举办第十一届中国中医药(民族药)博览会。粗略估算一下,2014年绵阳几乎以每月一场大型展会的速度在突进,展会主题涉及汽车、家居建材、车床、服装、邮票等多领域。据测算,会展经济的带动作用为1:9,即投入1元,可以获得9元的相关带动效果。绵阳博览事务局估算,今年绵阳会展业带动相关产业有望突破40亿元,而绵阳正式进军会展经济不过两年时间。绵阳会展经济缘何“爆发”?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产业井喷的前奏?先过“场馆关”激活绵阳会展能量绵阳会展业并不是突然“崛起”,而是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作为成渝经济区西北部的中心城市,绵阳的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和消费实力都位居省内前列,具备了发展会展经济的良好基础。”绵阳市委副秘书长、绵阳博览事务局局长王刚说。1986年绵阳首届秋交会就吸引了近百万人参加,取得成交额6.6亿元的“佳绩”。进入新时期,绵阳将会展经济视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外部条件已具备,唯一的障碍就是场馆。”在实地考察后,北京创意行通展览展示有限公司董事长凡德新坚定了来绵发展的想法。2013年8月,随着绵阳会展中心一期交付使用,喷涌的会展需求立刻释放出来。次月举办的第二届“绵阳造”名优特新产品展销会,在为期7天的展销中签约金额达72.97亿元,吸引了47.5万人次前来参观。进入2014年,会展业热度更高。截至目前已举办10多场展会,平均每月一场的目标已提前实现。政府扶一程会展企业“唱主角”缺乏专业会展公司和专业会展人才,一直是二级城市发展会展业的短板。对此,绵阳的做法是政府先“扶一程”,再逐步向市场化过渡。2013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期间,绵阳抽调了相关部门大量工作人员开展筹备工作。科博会取得圆满成功,签约金额达486.5亿元,同时受“溢出效应”带动,截至2013春节前,绵阳11家上市企业市值增加87.66亿元。由此,绵阳坚定了把会展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一个月后,绵阳正式成立博览事务局。博览事务局成立后,局长王刚立即带队赶赴成都、北京、武汉,一口气拜访了30多家会展公司,并组织召开绵阳会展业发展恳谈会。很快,有十多家会展企业到绵阳考察并提交合作意向书,明确来绵发展。打动他们的,除基础条件、服务能力外,还有绵阳市委、市政府发展会展业的决心和政策。2014年绵阳市政府的1号文件《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理念,绵阳还设置会展业发展基金,用于培育和引入大型品牌会展、扶持会展企业发展。随着会展企业到来,家居建材博览会、夏季品牌服装博览会、国际工业装备展等一批展会纷纷登陆绵阳。“政府+市场”的理念,促成了绵阳会展业的勃发。绵阳博览事务局根据全年展会安排估算,2014年绵阳展陈面积近30万平方米,规模稳居全省第二。随着会展中心二期将于今年9月全面交付使用,届时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将成为绵阳会展的“主战场”,还将带动五星级酒店、奥特莱斯购物中心、餐饮娱乐“水街”等一系列商业配套设施落户。

2014年08月19日

那宝山:会展搅活区域经济

那宝山:会展搅活区域经济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物业安保部副经理那宝山都市历程,摸骨青岛地产20年,大型史诗画册《都市里程》记载了青岛从1993到2013年的变化和历程,7月11日,《都市历程》走进了崂山区,一场关于《都市历程》画册编纂筹备座谈会在这里召开。与会嘉宾结合自己亲历的实践,谈谈崂山区这20年间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重大事件、经典建筑、精品楼盘。记者有幸采访到了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物业安保部副经理那宝山。采访中,那宝山先生提到,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撩拨着崂山区、甚至青岛的经济神经。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撩拨着崂山区、甚至青岛的经济神经茶博会、电子博览会、建筑博览会……细心的市民可能已经注意到,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最近好戏连台,撩拨着崂山区乃至青岛市的经济神经。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位于风光旖旎的青岛市崂山区,濒临大海,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周围2公里内坐落麒麟、远洋、蓝海、索菲亚等星级酒店。会展中心由山东省和青岛市政府共同出资兴建,于1998年奠基,2000年7月一期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展览面积2.6万平方米,是一座集展览、会议、商务、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智能化展馆。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建筑概念设计由英国的一线设计大师特里·法雷尔完成,图纸设计由“国字号”的中国建研华东院、东北院完成。作为当时全省单体体量最大的项目,会展中心具有很多世界先进水平的建筑特点,如大跨度、大空间、展馆净空高度达17米等。随着会展经济的发展,展会数量、规模不断攀升,会展一期已无法满足展会需求。2006年,会展二期建成,建筑面积建筑面积6.9万平米,展览面积2.4万平米。2013年9月,会展中心7号馆建成投用,建筑面积1.3万平米,展览面积8000平米。目前,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占地13.93万平方米,拥有近6万平方米的室内展览面积,可设置近4000个国际标准展位,室外展览面积近5万平方米。会展中心室内展览面积在全国排名35位,但年度展出总面积、展馆出租率、展览总数综合排序居于全国前十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会展城市。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承载着青岛产业经济发展的脉搏众所周知,会展业对推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国外某一市长曾这样评谈会展给他们带来的利好:“如果在我这个城市开一个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这个城市的上空撒美元。”而展馆作为会展业的主要载体,更是承载着整个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脉搏——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的真正意义便在于此。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会展业带动系数为1:9,即客商参加展览会每投入1元钱,就可以带动9元钱的消费。客商参加展会,消费不仅仅体现在展览业,还包括交通、物流、印刷、通信、酒店、餐饮、旅游、购物等行业。举个简单例子,每年3月至11月,是会展旺季,此时崂山区的酒店一半以上的客源来自于展会,且房价普遍涨幅在30%以上。大型会展将继续成为崂山区的“经济风景”地处山东半岛、交通便利,又拥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等优越自然条件的青岛,拥有雄厚的经济及产业基础,是一个十分理想的会展城市。近年来,会展经济作为朝阳产业和城市经济的助推器作用,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为了满足会展业发展需求,青岛市政府引导企业在即墨、红岛、黄岛这三个区域新建会展中心,这将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大型会展,将继续成为崂山区乃至青岛市最值得一看的“经济风景”。

2014年08月12日

网络展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网络展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网上展览会——网展平台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步入了“全球经济的网络时代”。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撑,以知识经济、信息网络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形式,其核心内容是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的核心技术是IT技术和网络技术。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第二空间,构成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网络技术正渗透于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企业进行市场营销和对外交流、联系的方式、途径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给世界会展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会展业必须顺应潮流,抢抓机遇,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随着展览会的发展日益成熟,一种新的展览方式孕育而生,那就是网络展览,网络展览摆脱传统会展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局限性,伴随着传统会展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它的出现很好的成为了会展商品的另一种呈现方式,完善了传统会展在时间及空间上无法满足参展者要求的缺陷,帮助传统会展更好更快的传达信息,开拓市场,实现会展的信息化,成为了会展行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什么是网上展会?网上展会即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在互联网上举行展览会。网上展会突破现场展会时间、空间的局限性,被誉为“永不落幕的展会”。网上展览是对实物展览会的虚拟,展览的组织、展出及展览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电子化,组展者、参展商和观众之间的交流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进行。网上展览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6000万,占全球网民总数的9%,且增长势头迅猛。调查显示,83%的大型企业已建立网站或设有主页,其中不少网站更新及时,且设有英文版、繁体字版等,许多业务可在网上直接办理。这些构筑了网上展会异军突起的基础。近年来世界一些展览发达国家如德国的一些实物展的总数有所下降,特别是IT行业的参展商锐减,这是因为他们更多的利用网络技术在网上进行展示产品、交流信息、洽谈业务,网上展会正蓬勃发展。网上展会“异军突起”,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会展经济已成为中国一些城市的支柱产业。各种交易会、博览会、招商会以及啤酒节、水果节等节庆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一些大城市的会展中心里,几台重头会展同时开幕的情况并不鲜见。来自北京的一份调研报告透露,近年来平均每天在北京就有一次大中型会议和0.7个大中型展览开幕。有关人士分析,到2008年,会展经济对北京经济的贡献将达到180亿元人民币。如火如荼的会展经济前两年被迎头浇了一盆冷水。自从“非典”肆虐中国大地以来,会展就成为受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一时间,“提前闭展”、“延期开展”、甚至“撤销展会”的消息纷纷发布。有些重要的会展即使如期开幕,场面也很难续写往日的辉煌。就拿非典那年的春季广交会来说,成交额仅为44.2亿美元,只有16400多位客商到会。这与非典前一年的春季广交会到会客商逾12万人和成交额168亿美元相比,其萧条程度显而易见。然而,中国的会展经济并没有被一棍子打死,而是以网上会展等形式继续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以前也有网上会展,不过只限于小型化、专业化的会展。如手机、电话卡、影碟、书籍等,主要是企业的一种推销手段。大型综合性的网上会展多为实物展的附属品,且上网人数不多,交易额不大,网页设计水平也不高。“非典”来了以后,一些大型会展纷纷开设电子版,有的干脆就全部搬到网上。网页设计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但设计精美,更新及时,而且普遍增加了许多实用性功能,如网上签约、下单、链接贸易伙伴等。与传统会展相比,网络会展具有参会者不受地域限制、交易成本低、组织工作简单等优点,日益受到会展主办方的青睐。电子商务被认为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是增强综合国力、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会展业来讲,网上会展以其低投入、高效益的特点肯定会在今后的会展经济中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非典”的出现只是使它的优势被更多的人认识而已,如果没有“非典”,网上会展也迟早会浮出水面。网络展会与传统展会的关系在信息化的时代,电子商务正以随需应变的态势,将其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一项报告称:2005年有全球的电子商务市场高达8.5万亿美元,与2000年的4330亿美元相比形成跳跃式增长,形成一个无法抗拒的潮流,潮流中,"网络展会"对传统实物展会构成巨大冲击。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不断完善,网上推销日渐推广,电子商务日益普及,相比之下,展览会的方式落后,作用弱化,成本高昂。网络的开放连通性,决定了网上会展的明显的经济性:市场的广域性,如资源的广域性,地域价格的差异性,交易双方的最短连接性,市场开拓费用的锐减性,无形资产在网络中的延伸增值性,网络营销的经济性等使企业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带来经济利益。网络的进击能力是独有的。与传统会展相比,网上会展具有参会者不受地域限制、交易成本低、组织工作简单等优点,日益受到会展主办方的青睐。网上会展模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不仅能够使客户双方建立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垂直接触,而且还能长时间地建立往来,以利于更深刻更细致地了解对方,这无疑是许多企业所渴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被更多客商接纳,肯定会在今后的会展经济中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网上会展的冲击性给会展市场带来其特有的市场穿透能力。网络展会能否代替传统展会虽然网展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很难代替传统展览在会展行业中的主角地位。正如同网上销售兴起之后,传统以商场、批发市场为媒介的实物销售仍然存在一样,网上虚拟展览会也不能代替实物展览会。展览业高度发达的德国和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目前的发展情况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德国,网上销售和网上展览会等互联网业务发展很快,但德国会展业的发展规模和势头并未因此受到影响。据德国贸易展协会(AUMA)提供的统计数字,德国参展企业2001-2002年度参展费用总预算约为270亿马克,平均每个企业为43.9万马克,比上年度增加了14%,年平均增长率为7%。81%的参展企业计划保持或增加展览会参展费用,继续使用或扩大使用贸易展览会来扩大自己的业务。面对网上会展的发展,超过50%的参展企业认为实物展览会的作用和意义不会降低,甚至1/4的参展企业认为实物展览会存在的意义和发挥的作用会变得更大、更重要。另外,对网上会展的介绍、应用环境的分析和相关技术的研讨、展示和培训,其本身也可以成为实物会展的有机内容。在美国,网络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应用范围大大超过其他国家,但会展业发展在新经济时代呈现的特征和趋势则与德国基本相同。据美国展览研究中心(CEIR)的调查,美国企业目前仍然把参加贸易展览会作为最有效的市场营销和对外联系交流途径、方法,并认为如果把这种方式与其他方式如电子商务和商业广告等联合起来使用,则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就我国而言,实物会展仍是国内会展业的主流,仍然大有发展前途,网上会展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替代传统的展览方式。消费者或商家“眼见为实”的心理需求思维定势不会轻易改变,传统实物展览除了解产品和信息的功能之外,还有人际交流、实物触摸、面对面的讨论这些“会展艺术”,这是网上会展无法取代的。实物展以现场看样洽谈成交为主,客商在一次行程中,在一个屋檐下可以直观地了解被展示的商品。看样成交的展览方式便于展购双方交流商品信息,了解市场趋势,同时,也为他们联络感情、增强互信提供了机会,符合现代商业社会日益人性化的发展方向。而大量个性化强、附加值高的商品,如轻工类、纺织服装类等,强调的是独特的外观设计、整体的视觉效果或特有的手感,对这些商品而言,看样成交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就就网络展会而言做好一个传统展会的辅助角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网络技术应用于展览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展览项目宣传、展出项目的选择、参展商与组展者之间的多种契约和业务往来、发运人与承运人之间的联系和约定、参展商与海关的联络中,互联网络承担了大量数据和信息的传播功能;在展出过程中运用智能卡收集观众和客户资料,对来访客户和观众统计和分析。可以说,展览活动中凡是涉及展出、展品和展出活动参与人的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传递、处理的环节都是网络技术的用武之地。网络应用提高展览活动工作效率。组织、参加展览的各个环节上信息收集、传递、处理的电子化和自动化都使展览业务处理效率空前提高。一些展出项目的上网发布,使得组展者与参展商的联系更为直接,从而避免一些中间环节及由这些环节产生的错误和时间耗费。大多数展览会组织者试行网上招展、网上旅行机票和旅馆预订、对客户的咨询通过电子邮件及时回复以及网上下载客户需要的有关展览会的各种资料(展馆展位平面图、展览日程安排、展览会服务手册)等等。网络应用提高展览活动经济效益。网展可以解决传统的实物展览会的时空限制问题。组展者、参展商、观众之间的联络手段从传统的高收费的电话、传真、信件中解放出来,使得业务费用降低;网络应用使得展览项目宣传更为广泛,组展者、参展商和观众可获得比以往更为丰富、深入的信息资料,从而避免选择项目时的盲目性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经济效益自然提高。网络应用促进展览工作规范化。网络中信息资源的可存储、可再用特性是展览事务处理程式化和业务流程标准化的技术基础。网络应用促进展览业协调管理的科学化发展。展览业的协调管理机构是在掌握大量信息和数据、在多个组展单位及其项目中选优汰劣的基础上开展工作的,展览业流程的标准化和展览运作规范化都将使展览协调管理机构有据可依,从而为其进行科学化管理奠定基础。网络技术促进展览业的全球化、国际化发展。网络使得展览项目、组织机构的对外宣传面向全世界进行,展览信息从定向发布走向非定向发布,对展览会的宣传挣脱了地理位置的束缚。网上会展使得展览业的国际范围内竞争成为活生生的现实。网络展览的前景展览会上大量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将进一步完善展览会的媒介功能,这种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最终将促使服务内涵的拓展,当然对于展览管理等硬件设施的信息化建设也显得越发必要,为展览商和观众提供更多的方便。2007年将有90%以上的参展企业和组展商通过网络进行沟通、电子邮件、企业网页、电子支付手段和服务、网络身份的安全认证技术、信息和数据的网上传播和自动化处理、网上商品交易系统等电子技术都已随着网络应用而参与到展览业中,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未来的现代展览会组织者应该高度信息化,可以独立自行举办网上会展,使实物会展与网上会展比翼双飞。

2014年07月31日

会展为何这么热?

会展为何这么热?

会展会展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不仅能给城市带来场租费、搭建费、广告费、运输费等直接收入,还能创造住宿、餐饮、通信、旅游、购物、贸易等相关收入。更为重要的是,会展能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会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统计数字表明,去年上海会展业的直接收入约18亿元,交易额达到550亿元,观众总数超过480万人次,其中国外观众逾40万人。据上海税务部门预测,2002年上海和“会展经济”相关的各服务行业中,仅场地出租、货运、广告等几个行业的收入就达1.5亿元,产生的税收收入将在800万元左右。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京今年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展览会60次,会议90次,展览会观众150万人次,参会人员23万人,总收入达到了22亿元,会展经济初见效益。上海社科院博士王泠一介绍说,发展会展经济将得如下之利:获得优质资源发展会展业意味着各行业可以在扩大的开放潮中,在产品、技术、生产、营销等诸方面获取比较优势,从而大大减少了国内资源的机会成本,有助于增强综合竞争力。而会展对于当地经济最本质的意义就在于更大范围的开放、更实际的比较、更精确的选择、更有效的配置,进而达到更有质量的增长,以增强经济安全系数。强化服务功能会展经济有助于中心城市增强面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增强对周边地区的服务功能。上海发展会展经济,受益的将是整个华东地区。目前,上海口岸的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外贸总量的比重达四分之一强,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于周边地区。提升支持力度各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关服务行业的支持。除了金融、保险、运输外,会展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服务内容。制造业要生存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会展先行在西方国家已是普遍理念。因为大型和专业性会展往往是产品或技术市场占有率及盈利前景的晴雨表,金融合作机构也往往会根据会展第一线的精确反应来决定相关的融资力度。增加就业机会会展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刺激外贸、旅游、宾馆、交通、运输、保险、金融、房地产、零售等行业的市场景气,从而有力推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据专家估计,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收入1元,相关收入为9元,为展览业服务配套的服务业、旅游业、广告业、餐饮业、通信业等行业将因此受益。据介绍说,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1996年汉诺威世博会就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

2014年05月09日

姚望:会展业投入1元可赚10元

姚望:会展业投入1元可赚10元

在短短一个半小时中,姚望分别从“大会展所搭建的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地区发展以及产业与教育相互推动”三个方面进行了讲授和分享。他说大会展对区域知名度的提升,完全像是一个挂在世界中央的“大喇叭”一样,向全球播发消息,并分别列举我国海南博鳌和俄罗斯索契的案例做说明。他说,博鳌以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人口不足万人。2001年,随着首届博鳌亚洲论坛的举办,海南省琼海市的博鳌镇聚集了世界的目光。与此同时,博鳌镇从只有2个家庭旅馆,发展到如今近100家家庭旅馆,四、五星级酒店10余家。更值得关注的是,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举办还带动海南会展业迅速发展,举办的大型展览和会议明显增多,会议运作水平快速提高,推动了海南会展业向市场化、专业化、法制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其次是俄罗斯索契,以前它是俄罗斯一个旅游小镇,但随着此次冬奥会的举办,全球很多人不仅了解了索契,更把它当作一个非去不可的旅游胜地。大会展除快速提升区域知名度外,还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姚望坦言,通常会展业本身是很小的,但带动的产业却是很多的、效应明显;其不仅能给城市带来场租费、广告费、运输费等直接收入,还能创造住宿、餐饮、通讯、旅游、购物、贸易等相关收入。更为重要的是,会展能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10,即会展的投入若是1元,其带动住宿、餐饮、运输、通讯等产业的收入将达到10元;一个人如在会展上赚到1元,其在会展外的消费将是10元。

2014年03月18日

韩天杰:会展深刻影响着一个城市的面貌与命运

韩天杰:会展深刻影响着一个城市的面貌与命运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机,我们经常会看到大量会议、展览活动的各类报道。在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会展业蓬勃发展。会展自发展伊始就与城市结下了不结之缘,深刻影响着一个城市的面貌与命运。像巴黎、米兰、伦敦、香港、法兰克福、日内瓦、汉诺威、东京这些国际性会展中心城市,已经成为大家蜂拥而去的地方。近年来,我国的会展业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也在迅速发展壮大。各大城市也不遗余力的争取著名国际会展的举办权。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会展业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也能给城市带来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会展业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纳着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给城市的酒店、旅游、金融、交通运输带来巨大的商机。城市会展经济顾问韩天杰先生认为,城市会展经济小到影响到一个城市,大到可以带动一个国家的发展。并认为北京、上海、广东一线城市的会展业已经趋向成熟,二、三线城市会展业现在是个空白点,相比一线城市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更需要多多举办会展来带动城市的发展。二三线小城市通过办展,带动地方旅游、自主产业、通过产业集群,形成良性产业链的带动。二三线城市只有发展起来了,国家的经济水平才能得到质的提高,甚至可以助推中国向发达国家发展。韩天杰先生一直致力于研究城市的发展,对城市会展规划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认为一个城市要举办会展,要充分考虑地方城市的几个方面。一、城市能够引进什么样的国际性展览;三、城市的产业结构如何,适合举办什么样的行业展览;三、城市的旅游资源、名胜古迹如何,适合什么样的节庆;四、城市现有的展览要如何规划,才能变的更规范。只有对这个城市做了深度的调研、可行性进行分析后,才能对这个城市进行会展规划。

2014年02月27日

热门标签

热点阅读

    全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