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阅读

会展城市相关的文章

expoon网展聚合所有会展城市相关的新闻资讯,为你提供最新的相关行业报道。

沙克仲谈为什么二线会展城市有未来

沙克仲谈为什么二线会展城市有未来

沙克仲谈为什么二线会展城市有未来二线城市之于中国,就像新兴市场之于世界,是会展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去年12月举办的北京会展CEO沙龙上,笔者在谈到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的发展前景时曾提出一个观点: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成熟,越来越多的专业贸易展选择在二线城市举办,其前景将十分乐观。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也将与美国一样,不再有一二线会展城市之分。长期以来,业内对二线城市会展场馆的经营乃至会展业的发展前景存有疑虑。抛开针对区域市场的消费类展不谈,传统的观点是:B2B专业贸易展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产业和市场。如此看来,珠海哪个都靠不上,前景并不乐观。参照美国展览市场的情况,笔者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会展业发展需依托产业和市场的论断,只有放在像国家这样大的范畴内才是正确的。而在进入到一个国家之后,专业贸易展具体在哪个城市举办,其主导因素就不再是产业和市场了。美国和中国同属大的经济体,两者更具有可比性,美国展览业的发展对中国的参考意义更大。作为一个大的经济体,美国既有高端产业又有大的市场,产业和市场绝对是美国会展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展会,是在美国的甲城市举办还是在乙城市举办,决定性的因素就不再是产业和市场了。再具体一点,知名的消费电子展(CES)在美国能够取得成功,产业和市场的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CES是在拉斯维加斯举办,还是在洛杉矶或者是纽约、芝加哥举办,背后的主导因素就不是产业和市场了。那么,主导因素是什么呢?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客户的粘性、主办方的号召力,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美国展览业经过多年发展,日趋成熟,一些展会逐渐形成品牌,主要表现是客户粘性高。这样,主办方的号召力也比较强。无论参展商还是观众,对所参与的展会认同感强。无论展会在哪个城市举办,都不会影响企业的参展决策。熟悉美国展览市场的人都了解,美国的流动展比例较大,上一届在这个城市举办,下一届在那个城市举办。展商和观众之所以对此能够习以为常,就是这个原因。第二,美国各地经济发展比较均衡,不同城市的软环境和硬件情况都相差不大,无论展会在哪里举办,都不乏合适的会展中心、相关的配套设施以及人文、服务等令人满意的软环境。因此,展会无论选择到哪个城市举办,都不会影响展会的运营质量,客户的满意度在不同城市也就不会有什么差别。了解了以上两点,就会明白CES为什么能够在拉斯维加斯这个既无产业又无市场的赌城举办,明白为什么美国会展业很少提及“二线城市”这个概念。再来看看中国。从产业角度看,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业生产能力无出其右;而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市场潜力也不可限量。中国会展业只用20多年的时间就能够如此快速地发展到目前的水平,产业和市场毫无疑问是必要的前提条件。但是,具体到专业贸易展在哪个城市举办,则是要取决于产业和市场之外的其他因素,比如上面提到的硬件以及包含了政府的政策在内的软件因素等。改革开放初期,所谓的北上广一线城市除了具备政治经济资源集中的优势之外,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会展业所必须的硬件,如场馆、酒店、餐饮、交通,还是在软环境方面,如服务质量、服务理念,它们都明显领先于二三线城市。因此,中国的主要展览活动迄今为止相对集中在一线城市。不过,近几年来,这种情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一方面,二线城市在场馆建设方面投入巨大,很多城市在场馆方面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所谓的一线城市。在其他硬件方面,二线城市的发展势头同样迅猛。拿交通来说,像武汉今年将新增3个国际航班,南航在沈阳新增7个国际航班,这样的新闻时有耳闻。同时在软件方面,在个别一线城市办展环境不进反退、趋于恶劣的情况下,二线城市的低成本优势、政府对会展业的全方位扶持等政策优势凸显,极大地增加了这些城市办展的吸引力。笔者认为,目前在中国唯一不支持二线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因素,就是中国会展业本身还处在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或者说基于市场化的、经过良性竞争脱颖而出的、有着良好服务的和客户粘性的品牌展会还太少。一旦离开了上海、北京,很多展会就将面临无法继续生存的困境。归根结底,还是这些展会的客户粘性不够、品牌号召力不强。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只不过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再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发展,会展业一定会优胜劣汰,涌现出一批品牌展会。到那时,“二线城市”这个概念就会像在美国一样,逐渐消失,渐渐不被人们提起。曾有跨国会展公司的代表在两年前召开的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上表示,中国二线城市蕴藏着市场机遇。向来对市场敏感的跨国会展企业几年前看到的,相信你也看到了。

2015年03月11日

湖南发布会展业规划:长沙定位全国一流会展城市

湖南发布会展业规划:长沙定位全国一流会展城市

湖南发布会展业规划:长沙定位全国一流会展城市成效:389个会展收入15.7亿元会展业,犹如一只无形之手,牵动一个城市的旅游业、酒店餐饮业和商贸物流业,以及展会具体涉及的产业本身。据统计,2012年全省举办会展389个,会展业直接收入15.7亿元。“在湖南已经形成以汽车、工程机械及配套件、房产及建筑装潢、农业及食品、旅游商品、文化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展会。”省商务厅相关人士介绍,湖南已相继举办或承办中博会、农博会、糖酒交易会、湖南汽车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培育了科交会、动漫游戏嘉年华等一批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展会。同时,全省形成了以展会为主,向会议和节庆活动延伸的良性发展局面,如金鹰电视艺术节、湖南国际旅游节、长沙橘子洲国际音乐节、浏阳国际烟花节等一批节会活动品牌。另外,与会展业配套的设施基础增强。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建成4个专业化场馆,展览面积约12.6万平方米。有星级饭店568家,其中五星级17家,四星级58级。差距:展览面积仅占全国1%尽管2012年展会直接收入达到15.7亿元,但相对于2011年而言,还下降了7.1%,并且产业规模以及对GDP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湖南展业存在“五多五少”现象,即小型会展多,大型会展少;节庆类会展多,综合类会展少;消费型会展多,贸易型会展少;重复性会展多,创新性会展少;临时申办会展多,固定品牌会展少。目前,全省尚无国家级、国际性、综合性的常态化大型展会,也没有一个获得国际会展协会认证的展会。品牌展会较少的背后则是承办主体不强。虽然全省会展业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但大部分企业缺乏竞争力,专业化水平较低,更缺乏大型展览策划和会展服务机构。截至2012年底,在湖南注册的会展公司有298家,其中注册资本在500万元及以上的仅18家。另外,硬件设施也相对落后。全省现有专业会展场馆4个,室内展览面积12.6万平方米,分别是全国的1.27%和1.02%。目标:建设成会展产业大省为此,《规划》明确,要将会展业发展成为推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总体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将湖南建设成会展产业大省,将长株潭地区建设成中部会展业核心城市区。将长沙建设成全国一流的会展城市,将张家界建设成中国会议、奖励旅游最佳目的地,洞庭湖区、大湘南及大湘西板块的会展业协同发展。在产业规模上,要力争实现会展业增速高于全省GDP增速,2013年-2015年会展业直接收入增速在15%以上,2016-2020年会展业直接收入增速在20%以上。力争到2020年形成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品牌会展上,要力争到2020年,全省每年举办5万-15万平方米的常态化大型展会15-20个,15万平方米以上的超大型展会4-8个,承办20个以上国际性大会或国际性活动;培育、引进5个以上国家级、国际性会展平台。在场馆建设上,在长沙建成1座3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综合性展馆,在长沙及张家界分别建成3000人、2000人以上的大型国际会议中心,其他市州改造、扩建或新建一批专业化场馆。

2014年12月03日

黄勇:会展城市的根基是区域会展产业链

黄勇:会展城市的根基是区域会展产业链

会展城市的根基是区域会展产业链上海正在成为中国会展经济“新地标”在经过了工程验收和配套设施调整后,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的一期于六月底完工,并将于今年10月19日迎来开馆首展。公开资料显示,国家会展综合体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是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建筑面积的2.5倍。可提供40万平方米的室内展览面积和10万平方米的室外展览面积,是上海第一大会展中心—浦东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2倍。各地品牌展会正在上海虹桥迁移。据媒体报道,国家会展中心目前已签约372万平方米,70个展览合同,第一年签约量就占去年上海会展经济的三分之一。2015年,中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展、中国医药展、中国建材展……将逐个亮相。一线会展城市竞争格局发生变化面对会展业已经迎来的格局变化,北京媒体在报道本地会展业现状时表现出更多的是忧虑和焦躁。7月2日,中国会展门户(CNENA)创始人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会展业发展思路上,北京已经落后。现在一线展览城市是北上广三足鼎立,或许两三年之后,这个格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北京将有可能逐渐‘边缘化’。黄勇认为,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的投用的确改变了会展业的竞争格局。除了利好,其实还有些别的东西值得关注。其一,区域内其它场馆的经营空间在短期内会受到高强度的挤压,想要保持均衡发展的势态会比较难。其二,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展会迁址虹桥,短兵相接彼此内耗的状况会增多。其三,新一轮的大规模建馆潮已经被触发。“会展城市”的根基是“区域会展产业链”一个经过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的“会展城市”,必定有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思路。如果把“会展城市”比作一栋房子,那么其根基就是“区域会展产业链”。当我们观察“北上广”三地会展业时都会发现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早期由品牌展会带动,中期由市场自发培育和聚集,然后逐渐形成规模,而这样的行业地位完全是市场的反馈。反观目前层出不穷的“会展名城”,大多是以“一两个地标型场馆+两三个政府主导型展会项目+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专业展览企业”为支撑,以吸引流动展会为目标,以拿各种“会展名城大奖”为荣耀这样的“会展经济”折射出的浮躁令人发指。

2014年07月15日

中国:会展城市知多少?

中国:会展城市知多少?

中国:会展城市知多少?北京展览总量居全国之首京城由于其特殊地位,一直是中国会展城市中的老大,展览总面积居全国之首,展会规模、档次全国领先。预计到2010年,北京展览市场总规模将达近40亿元。北京举办的展览会以经济技术类为主,在全国率先形成了中国会展产业的雏形。但由于现有展馆超负荷运转,设施严重老化,使得京城急需建大展馆的问题日显突出。据统计,北京每年的国际展已达250多个。在具备举办大型国际展览资格的全国近250家展览公司中,北京就占据了一半多。近几年,北京会展业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成为中国办展办会数量最多的城市。据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副总裁陈若薇介绍,北京的会展业起步早,一些展会已进入国际名牌展览会行列。如机床展、铸造展、纺机展、印刷展、制冷展等均已获得国际展览联盟(UFI)的认证。我国获得UFI认证的6个展会,其中5个在北京,另一个在上海。目前,北京会展业正处于把蛋糕做大的阶段。北京贸促分会副会长储祥银认为,会展业的发展应以当地的市场为基础,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发展出不同特色的会展业。北京地区中央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总部、跨国公司在华总部云集,权威机构集中,市场资源集中,具有发展会展业的基础。北京会展业应定位在大型、高档次、国际化的会议展览上。上海初显国际会展中心魅力20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的会展业加速发展,全国性或国际性会展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其中50个已有了相当的国际知名度。上海陆续兴建了国际展览中心、世贸商城、农展中心、光大会展中心等新馆,展览面积都在二三万平方米。目前,上海正与德国三大展览公司联合投资兴建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在上海,会展市场的竞争已趋于国际化、白热化。APEC余音在耳,工博会又闪亮登场,两个车展闹得沸沸扬扬……此起彼伏的国际性会议和展览,使上海日益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并开始显现出国际会展中心的魅力和风采。上海会展业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迅速崛起,已成为上海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和新亮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上海的专业会展公司寥寥无几,每年举办的大型会展不过十来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性、国际性会展数量逐年大幅攀升,专业的会展公司、搭建公司、运输公司已逾百家,直接从业人员超过4000人,会展业已成为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方兴未艾的上海会展业,有力地促进了中外技术合作、信息沟通、贸易往来、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广州广交会带来百展争雄开放程度高是广州会展业最大的特点。依托广交会的影响力,广州周边地区出现了百展争雄的格局。广州是华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国内会展业发展最早、会展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展览的数量、展览面积、展会规模和影响,都位居全国前列。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地区每年举办各种展览会上百个,其中国际性展览占1/3强。既有“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也有后起之秀的广州博览会、美容美发博览会。如今,广交会已走过45个春秋,举办了90届,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广交会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馆,占地9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展览馆。依托广交会的影响力,广州周边地区的展会也蓬勃发展,区域性展会成为广州展览会的主流。既有国家级的会展,也有国外的来华专业展,还有民营展览机构所办的各类专业展。会展业的发展也提升了城市建设的水平,广州市政府近年来投入巨资,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市容美化、强化城市功能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大连依托服装展异军突起许多人都已淡忘,大连曾是一座重工业城市。大连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展业居功至伟。在大连,有一个市长任组长的展览工作领导小组。会展业在这座城市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十几个如“大连服装节”这样的定型名牌展会,撑起了大连的会展经济。以1996年大连星海会展中心落成为标志,大连展览业开始作为一个行业迅速发展起来。短短几年内,经贸展览项目由少到多,展览规模从小到大,展览主题由单一到多样,展览性质由综合到专业,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增长,并逐渐成熟起来。目前,大连市在中国大陆会展城市排名中,位列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大连的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从一开始便以高起点、发展快、潜力大、规范操作为特点,迅速成为大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成为创建国际名城的支柱产业之一。大连市会展经济的起步和发展,充分显示了大连市政府的远见卓识和高屋建瓴。大连市政府早在1992年就开始深入研究展览业对城市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并于1994年将会展业列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国际著名展览城市的发展目标。1996年,大连市委、市政府提出,把发展展览业作为大连实施外向牵动战略的重要举措,作为完善口岸城市功能的新兴产业,确立了展览业在大连市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可以这样说,是展览业成就了大连这一新兴“明星城市”的崛起。深圳以高科技展独辟蹊径在深圳,除了与新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呼应的会展,如高交会、国际互联网展,大部分是与传统产业相适应的各类展览,如钟表展、家具展。深圳展览业的发展,有过初期的原始积累,也有过中期的发展。从老国展中心的兴起与倒闭,到深圳高交会出现前夕,深圳展览业一路走来,起起落落。直到1999年以高交会为龙头展会的举办,才将深圳会展业推向一个发展的高潮。随着高交会的成功举办,深圳展览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展览公司和各种展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2000年至2001年两年间,深圳各种商业展会共举办了200多个,并形成了深圳的一些知名品牌展会,如钟表展、礼品展、高交会等。深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日渐完善的服务体系,使发展会展的前景非常广阔。

2014年05月12日

唐雪:走进宜居的会展城市——珠海

唐雪:走进宜居的会展城市——珠海

按时间算,自从事酒店及会展行业已有20余年,这些年早已习惯了北京国际大都会的环境。然而,2013年8月,我受集团委派,担任起了北京北辰国际会展有限公司首个输出管理项目——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的总经理一职。远离熟悉的城市,踏上陌生土地,呼吸着潮湿的新鲜空气,开始了我的“输出”职业轨迹。对于珠海,我此前了解并不多,尤其对于会展业,并未听说太多的“故事”。据珠海官方资料,珠海位于珠江出海口西岸,濒临浩瀚的南海,海岸线蔓延731公里,既有广阔的海域,也有魅力的海岛。珠海素有“百岛之市”的美称,大小海岛146个。海岛旅游宜在夏季。珠海城市规划建设独具匠心,环境自然和谐,置身其中,几乎处处鸟语花香,极富海滨花园情调,现代气息浓厚;面向大海、蔓延十几公里的情侣路是当地人和游客常去之处,散发着浪漫之都的魅力。据说,珠海的空气可以“罐装出口”,当然这是夸张说法,但可见环境的优美。珠海先后被联合国、国家、省有关部门授予宜居城市的荣誉,看来也是实至名归。除了环境和空气,珠海会展业的历史传统也勾起了我的兴趣,且让我颇为感慨。珠海作为中国最早的4个经济特区之一,与隔海相望的深圳相似,经多年发展,成为一个汇聚四方的移民城市,具备移民城市特有的开放包容、开拓创新的城市个性。志在四方的人们来到这座走在改革开放前沿、商业气息浓厚的移民城市,虽文化不同,但和而不同、精诚合作,为建设这座城市努力,为个人理想拼搏。这或许,就是移民城市特质的重要体现所在。未到珠海之前,以为珠海会展业尤其是展览业发展程度有限。但事实上,珠海是国内最早发展会展业的城市之一,曾拥有多个大型会展品牌的辉煌。上世纪90年代,珠海会展人敢为天下先,创立赛车、电影节和航展三大盛事,曾独领风骚。资料记载,1993年,珠海便举办了汽车街道赛,可谓是中国赛车活动的发祥地;1994年,珠海举办首届覆盖海峡两岸及香港的电影节,而当时香港和澳门尚未回归,台湾由于千岛湖事件,两岸交流活动当局未必支持,在这种政治环境下,珠海竟发起并举办一个融海峡两岸及香港为一体的电影节,并迅速名列中国四大电影节之一;1996年,首届中国航展在珠海举办,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航展开幕式。尽管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目前珠海仅剩世界五大航展之一的中国航展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中国(珠海)国际打印耗材展览会支撑着珠海会展业的单一格局,但曾经辉煌的会展发展历史却仍让人惊叹。令笔者感动的是,珠海人从未放弃发展会展业的最初理想。依靠毗邻港澳的独特区位优势以及旅游业较为发达的优势,2003年11月6日,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大会在珠海度假村举行,并发表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发展宣言——《世界经济发展宣言》(珠海宣言);2008年11月25日,世界上最高规格、最权威的世界温泉科学大会在珠海海泉湾酒店举办,这是世界温泉科学大会首次在欧美以外地区召开;2013年7月16日,全国规划领域学术水平最高的国家级大型学术会议——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在珠海度假村举办等。遗憾的是,展览业长期受城市经济体量和优势产业所限,发展滞后,尚未成气候。但目前横琴新区的建设、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通车、珠海会展局的成立以及会展资金扶持政策的即将出台都将对珠海的会展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正在建设中的珠海国际会展中心拥有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会议设施更是独具优势,4000平方米的厨房、4500平方米的宴会厅,配以35个大中小会议室,满足各种会议活动的需求,这种齐全完善的会议设施在国内并不多见,在广东省内应该是“别无他店”了。软件上,由国家会议中心管理团队负责运营管理,展馆将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客观地说,这个会展业沉寂多年的城市,仍拥有发展会展业的传统。恕笔者妄言,珠海这座宜居城市,或许在未来的三五年之内,将再次打响会展名城的美誉,重新成为会展业关注的焦点,有幸作为这一事件的参与者和推进者,期待早日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2014年02月20日

打破单中心 形成“大会展”格局

打破单中心 形成“大会展”格局

打破单中心形成“大会展”格局2014年,大大小小的展会形成“满园春色”,其中,成都举办重大展会活动超过510个,再创新高,各市州也竞相举办具有当地特色的展会节庆活动,不少市州还实现了举办重大展会活动“零”的突破,全省发展会展业多点多极的雏形显现。在有了数量的累积之后,我省展会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为此,记者采访了会展专家和业内人士,请他们来支招。嘉宾罗秋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曾武佳(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省会展经济促进会副秘书长)张学辉(成都世展贸易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集天时地利人和处于发展黄金期记者:如何看待全省会展业发展现状?罗秋菊:我的团队对第十四届和第十五届西博会进行了持续两年的跟踪研究,同时也对2013年在成都举办的财富全球论坛和华商大会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对这些展会的研究,给了我一个直观的感受——成都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会展城市,不仅会展规模大,还拥有政策、经济、产业、人才等优势,可谓集中了天时、地利、人和,以成都为龙头的四川会展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曾武佳:近年来,我省会展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会展经济体系。全省已成功承办和培育了一批规模大,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全国性、区域性展会。其中,展览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标准展位在4000个以上的大型博览会包括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等。同时,各市州的会展节庆产业也相继发展。多地依托自身地域文化特色和产业特色举办的节庆活动不断增多,如都江堰的放水节、西昌的火把节、自贡的国际恐龙灯会等,而这些节会,也已成为四川知名节庆品牌。不能看着新鲜就一窝蜂地办会记者:现阶段,我省展会活动在数量上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未来,在提高全省展会质量方面,应如何着力?张学辉:目前,全省会展资源分布不均衡,会展活动、会展场地、会展企业和人才等高度集中于成都。下一步,应该着力于打破资源配置不均,由现在的“单中心”发展格局,转而像广东、浙江等省份那样打造“多中心”的大会展格局。曾武佳:发展会展业应该具有清晰的目标。不能看着什么活动新鲜,就一窝蜂地去办,一定要严把会展活动的质量关。展会服务于产业,自然就需要产业作支撑,各地应该根据各自的产业特色,去办可持续发展的展会。同时,从整体上看,我省专业会展人才还很缺乏。在人才存量方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历的会展企业家、管理者还非常缺乏;在人才培养方面,成都40所高等院校中只有5个高校设有会展专业,相关会展职业培训也没有充分发展起来,会展业的人才储备明显不足;在理论研究方面,目前还没有人专门对四川的会展经验与运营模式等进行系统性研究。加快会展人才的培养和会展研究体系的形成,对提高我省展会质量至关重要。罗秋菊:提高展会质量,还应注重会展业与其他成熟产业的融合。四川的会展公司目前还多以展览为主。其实,四川省会展业应该充分利用和挖掘四川省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与其深度对接、融合,发展会展旅游业。在国外发达地区和我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地,这两种业态的融合和对接已达到较高水平,会展旅游业这一新兴业态,已占到了世界旅游业的20%以上。

2015年01月06日

青岛会展布局:高端或成有效路径

青岛会展布局:高端或成有效路径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青岛提出“打造东北亚重要会展城市和会议目的地城市”目标,这意味着青岛会展业在寻求转型与升级。近年来,青岛承接的国际会议数量呈现出可喜增长势头。仅今年就相继有2014APEC第二次高官会和贸易部长会、第14届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金家岭财富论坛、全球知识经济大会在青岛举办,使青岛具备转型会议目的地城市的底气。当然,对于曾举办过2008奥林匹克运动会帆船赛(以下简称2008奥帆赛)和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的青岛来说,转型和升级是其会展业发展的唯一选择。近日,在由青岛市会展业发展办公室、中国贸促会青岛市分会主办的2014首届青岛国际会展精英对话会(以下简称青岛会展精英对话会)上,青岛邀请国内外知名会展专家为青岛会展业“支招”。借助“外脑”出谋划策在青岛会展精英对话会上,来自国内外的18位知名会展人士被聘为青岛市会展业特聘顾问。这表明青岛会展业希望借助“外脑”来为其转型与升级破局。“目前,一二线城市已经进入黄金阶段。”上海万耀企龙展览公司总经理毛大奔希望与青岛本土资源加深合作。他表示,尽管自2005年起外资展览公司发力二线城市市场受阻,大部分公司已退出了二线市场。但是在2011年至2012年,大型外资会展公司又杀回二线市场。由此可以看出,二线城市仍然具有发展潜力。“二线会展城市应该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势。”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泽炎介绍说,在《2013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中,青岛在125个城市中排名第16位,可以看出,青岛会展业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与会专家看来,已经举办了多个大型国际会展活动和国内最大啤酒节的青岛在会展业转型的同时,还需兼顾微观层面的建设。高端会议的蓝海时代“有些大型专业会议开始逃离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将有更多承接大型专业会议的机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看来,青岛会展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具备国际战略思维和眼光。对此,曾在青岛举办过国际会议的大连百奥泰国际会议有限公司董事长梅晓丹强调,青岛要加大引进国际性会议,推动会议的市场化和专业化,实现会议的纵向发展。与此同时,加大力度扶持本土会议服务公司,尤其是会议人才的培养。刘海莹表示,举办国际大型会展活动,有时会挑战现有法规,这时就需要地方政府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协调,保证会展项目的顺利进行。与会专家认为,目前,中国已经进入高端会议的蓝海时代。民营企业仍有机遇据青岛市会展办主任、中国贸促会青岛市分会会长冯文青透露,他们将筹建由青岛会展企业组成的会展业协会。他强调,在青岛会展业发展过程中,民营会展企业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上海会展行业协会会长陈先进认为,对于专业的会展企业来说,无论市场发生怎样的变化,市场机遇仍然存在。针对民营会展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普遍现状,陈先进强调说,民营会展企业可以开展投融资,目前已有武汉尚格会展股份有限公司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而且做得很不错。令民营会展企业备受鼓舞的还有大连北方国际展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北展),于8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事实上,大连北展是中国会展业首家上市企业,大连北展上市当时被看作是中国会展界的一件大事。陈先进指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会展业持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将成为过去。这样一来,会展企业、会展城市都要考虑如何形成会展业的新常态。

2014年12月03日

黄勇:会展业将迎来新的格局变化

黄勇:会展业将迎来新的格局变化

黄勇:会展业将迎来新的格局变化上海正在成为中国会展经济“新地标”在经过了工程验收和配套设施调整后,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的一期于六月底完工,并将于今年10月19日迎来开馆首展。公开资料显示,国家会展综合体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是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建筑面积的2.5倍。可提供40万平方米的室内展览面积和10万平方米的室外展览面积,是上海第一大会展中心—浦东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2倍。各地品牌展会正在上海虹桥迁移。据媒体报道,国家会展中心目前已签约372万平方米,70个展览合同,第一年签约量就占去年上海会展经济的三分之一。2015年,中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展、中国医药展、中国建材展……将逐个亮相。一线会展城市竞争格局发生变化面对会展业已经迎来的格局变化,北京媒体在报道本地会展业现状时表现出更多的是忧虑和焦躁。7月2日,中国会展门户(CNENA)创始人黄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会展业发展思路上,北京已经落后。现在一线展览城市是北上广三足鼎立,或许两三年之后,这个格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北京将有可能逐渐‘边缘化’。黄勇认为,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的投用的确改变了会展业的竞争格局。除了利好,其实还有些别的东西值得关注。其一,区域内其它场馆的经营空间在短期内会受到高强度的挤压,想要保持均衡发展的势态会比较难。其二,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展会迁址虹桥,短兵相接彼此内耗的状况会增多。其三,新一轮的大规模建馆潮已经被触发。“会展城市”的根基是“区域会展产业链”一个经过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的“会展城市”,必定有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思路。如果把“会展城市”比作一栋房子,那么其根基就是“区域会展产业链”。当我们观察“北上广”三地会展业时都会发现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早期由品牌展会带动,中期由市场自发培育和聚集,然后逐渐形成规模,而这样的行业地位完全是市场的反馈。反观目前层出不穷的“会展名城”,大多是以“一两个地标型场馆+两三个政府主导型展会项目+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专业展览企业”为支撑,以吸引流动展会为目标,以拿各种“会展名城大奖”为荣耀......这样的“会展经济”折射出的浮躁令人发指。

2014年07月28日
1

热门标签

热点阅读

    全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