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阅读

沙克仲相关的文章

expoon网展聚合所有沙克仲相关的新闻资讯,为你提供最新的相关行业报道。

沙克仲:“会展互联网+”到底怎么加

沙克仲:“会展互联网+”到底怎么加

沙克仲:“会展互联网+”到底怎么加参加沙龙还有一个感觉,就是想要从展会服务商,比如门禁和观众登录服务公司那里得到组展机构感兴趣的关于“会展互联网+”的信息和观点,是比较困难的。原因很简单,我们假设,如果“会展互联网+”一定要围绕参展商和专业观众进行,那么有前瞻性的展览组织机构对“会展互联网+”的思考才是我们最感兴趣的,因为展览组织机构服务的对象是参展企业,他们才是最了解行业及企业的。而展会服务商服务的对象是展览组织机构,他们对行业和企业的了解程度相比之下远远低于展览组织机构。最接地气的“会展互联网+”互联网与任何一个传统行业融合,其作用都会体现在效率的提升、交易成本的降低上。当我们谈论“会展互联网+”的时候,最容易想到的是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提高展会的营销、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如果这可以看作是“会展互联网+”的话,那么它应该是最接地气的“会展互联网+”,它非但不遥不可及,而且早已融入到会展业各个环节的工作之中。诸如展会的营销、登录和门禁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现场运营、客户行为数据收集等多个方面,会展行业都在最大限度地使用互联网这一工具。对此,笔者曾在较早的文章中有过相对详细的介绍(参见《拥抱互联网时代会展业不遑多让》),在此不再赘述。从实践来看,这种“会展互联网+”最接地气。虚拟展会是最容易想到的模式有一句关于“风口上的猪”的名言。实际上,不但猪想借风口之力实现飞翔的梦想,而且雄鹰也愿意借风口之力飞得更高。我们必须承认,仅仅把互联网作为工具难以实现转型和腾飞的梦想,这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倒是虚拟展会,似乎更符合许多人想象中的“会展互联网+”。在探讨“会展互联网+”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反思一个问题:我们搞“会展互联网+”的目的是什么?“会展互联网+”是要作为现有展览会的补充,为展会客户提供增值服务,要在现有展览之外寻找一个新的增长点、可以独立成长的新业务模块,还是“摸着石头过河”,抑或两者兼而有之?这个问题其实十分重要。网展公司线上全景展示如果把虚拟展会作为线下实体展会的补充,或者说作为向参展企业提供的增值服务,那么首要问题是,参展企业对此服务是何态度?此服务对他们来说是否有价值?价值有多大?假如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投入产出比又如何?据笔者了解,对于许多参展企业而言,这种增值服务似乎可有可无。在需求方面没有得到落实的前提下,组展单位进行比较大的投入是否经济?另外,在企业对虚拟展会评价不高的情况下,把虚拟展会当成独立的业务来运作是否可行?这里不能不重提那些认为虚拟展会能够替代线下实体展会的观点。对此,两个方面的情况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一是虚拟展会模式目前还没有成功的案例;二是实体展会每年仍在增长,相关数据不支持实体展会被取代的趋势(相关分析参见《唱衰传统展会没有依据》)。总之,把一个线下展会搬上互联网,这是最容易想到的“会展互联网+”,但同时也有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之嫌。电子商务之路关于“会展互联网+”,我们能想到的第三种方式是会展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比如所谓的会展O2O。虚拟展会模式之所以缺乏说服力,除了需求、投入产出比这些因素之外,内在的根本原因恐怕在于它解决的只是展示的问题,最多只能解决信息流层面的问题。而O2O则力图解决信息流之外的问题,特别是要解决交易“闭环”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可行的盈利模式。对B2C消费类展会而言,从线下展会成功进入到线上平台的可能性比较大,比如汽车展的主办机构可以挖掘线上卖车业务,因为其对行业了解得比较深入,又具有一定的客户资源,搭建网上电子商务平台有便利之处。另外,B2C网络平台成功的案例比较多,充分证明了B2C电子商务平台具有可行的盈利模式。而对B2B专业贸易展览会来说,开展电子商务的难度就大得多,原因在于贸易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越是复杂的交易,通过线上完成的难度就越大。也正是因为如此,B2B电子商务平台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即便是国内知名的B2B网络平台如阿里巴巴1688、慧聪网等,实际上也很难介入客户的大宗交易环节中。相对于淘宝、京东之类的B2C平台,B2B网络平台近年来发展缓慢,始终无法破解复杂交易的难题。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业务板块中,近年来风头十足的还是淘宝、天猫、支付宝,而致力于B2B的阿里巴巴“诚信通”业务收益则始终没有大的突破,甚至呈下降走势。因此,对专业贸易展览会来讲,“会展互联网+”往电子商务这条路上走,前途会十分坎坷。“会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融合的另一个障碍是,B2B平台素来有赢者通吃、大平台覆盖小平台的规律,单行业平台如何在与阿里、慧聪这样大平台的竞争中生存,更是令人担忧。还有一个问题值得一提。展会本身就是平台,所有的展会实际上都是“行业+展览”,而“互联网+”的的实质是“行业+互联网”,展会平台和互联网平台是并行的。“会展互联网+”如果是线上线下两个并行平台相加,其模式必然是虚拟展会,完全不同于以行业为依托的“互联网+”。回到上面提到的关于“会展互联网+”目的的问题。如果“会展互联网+”是指O2O电子商务的路子,那么“会展互联网+”对于会展公司来说就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业务,也就意味着会展公司将不再是会展公司,而转型为互联网公司,其实质是回到了“互联网+行业”,也就谈不上“会展互联网+”。这是其中无法回避的悖论。从事实业的人都会知道,上述转型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将是一种颠覆性的变革。谈到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国外知名展览公司很少谈到“互联网+”、O2O这样的业务模式。因为一旦这种模式成立,成为公司发展的目标,展览公司也就不能称其为展览公司了。对于这些大的公司来说,否定目前的盈利模式,实现战略转型,进入未知领域,是不可想象的。综上所述,“会展互联网+”是不是指搭建行业平台,走电子商务的道路?会展组织机构需要好好问一问自己。还有什么模式?最后,还有一个“会展互联网+”的模式想必大家都有所关注,就是搭建一个针对会展行业的网络平台。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预订展位,实现展位搭建的标准化和流程化定制,还可以完成如展品运输等参展相关工作的网上预订,从而实现参展的便利化,最终达到降低参展成本的目的。这种模式是不是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会展互联网+”?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展览主办机构根植于行业的客户资源将很难被派上用场,它显然也不是我们诸多主办机构感兴趣的“会展互联网+”。说到这里,我们只能回到根本问题上来:既然如此,“会展互联网+”到底是什么?许多人仅仅是朦胧地感觉到,传统的线下会展需要注入互联网线上的元素,而“会展互联网+”到底是指什么,恐怕很多人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这个与商业模式相关的大问题,也许并没有公认的结论和答案。笔者倾向于认为,“会展互联网+”应该首先根植于主办机构的行业资源,也许可以是线上平台,也许可以是行业和客户资源的大数据应用,关键是把展览资源用在展览以外的业务上,才可能称之为“会展互联网+”。至于这种业务是为现有参展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为企业提供多层次的全面营销解决方案,还是开拓全新的业务板块,也许只有在具体实践中才能找到答案。“会展互联网+”是什么、到底怎么开展,这才应该是“会展互联网+”沙龙和会议之类的业务研讨活动的内容焦点,如果能从今后的研讨活动中引发出有价值的观点,那正是笔者这篇拙作想要引出的“玉”了。

2015年12月30日

沙克仲谈一个跟展览行业无关的“展览”问题

沙克仲谈一个跟展览行业无关的“展览”问题

沙克仲谈一个跟展览行业无关的“展览”问题中国展览场馆总面积是否已经超过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一,笔者没有看到官方的统计,无从断言。不过,即使中国目前不是世界第一,按照当下各城市的展馆建设速度,成为世界第一也是迟早的事儿。在中国最大的展览城市上海,去年出了个“巨无霸”——国家会展中心。它在两个方面给上海的展览市场带来了变化,既是相同题材展会的竞争,同时它也带来了展览场馆之间的竞争。现在,无论是展览场馆的总面积,还是展览场馆的数量,上海应该都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没有哪个城市能够望其项背。而在许多二线城市,展览场馆的新的建设热潮也正在掀起,一大批即将竣工的会展中心将在今后两三年内投入使用。有的二线城市的第三、第四个场馆都已经在规划之中。从目前场馆建设的现状和趋势来看,重复建设、超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将不可避免。对于这一现象,人们一般会习惯于从会展经济的角度进行解读。而实际上,这个问题绝不是从展览行业的角度能够解释的了的。展览场馆的兴建会带动地方会展经济的发展,但会展经济所引致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包括宾馆、餐饮、旅游等方面的增值收入,是展览场馆经营主体本身得不到的。相对而言,政府则可以通过税收的增长享受到会展经济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建设和经营展览馆这种“赔本的买卖”多半是由政府来做的。这可以看作是会展经济的一个基本规律。当然,世界上也不乏私营主体投资展览场馆建设的案例,原因在于这些私营主体可以从“其它方面”把场馆建设经营的成本拿回来,并获得相应的利润。在美国,这个“其它方面”可以是博彩;在中国,则是房地产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我国,即使是私营企业对展馆的投入,本质上仍然是纳税人利益的让渡,实际上也是纳税人的投入,因此不管谁来投资建馆,对于场馆建设的投入产出比和综合效益的分析,都不应该草率对待。对展览场馆的立项进行论证是一个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从会展经济的角度来看,一个地方政府是否需要兴建会展场馆、建多大的会展场馆、建几个会展场馆,主要需要依照一个简单的经济原理——供需关系来定。在发达国家,城市的政府部门在决策是否建馆、建多大的问题上会委托第三方机构出具一个调研报告或者咨询报告,内容主要集中在供需关系分析上,包括对有可能在该城市举办的展览会数量和面积进行估算;通过对展览主办机构的意向调查推测由外地引进来的展会数量会有多少,由此带来的外地展商和观众、本地展商和观众的数量有多少;还包括对当地宾馆、餐饮的接待能力的评估,以及对外地展商和观众在本地的消费及其能够给城市带来的税收增加值的评估、会展经济对其它行业的带动效应评估,等等。在对会展经济效益评估方面,美国则比较关注外地客人的消费,即所谓的out-of-states(cities)money。在德国,人们更多地谈论会展中心及其所举办的展览和会议的乘数效应或拉动效应,研究展览活动在一个城市或区域内产生的直接、间接和引致效应。最为典型的是有关机构对德国慕尼黑地区展览行业1比7-10拉动效应的推算。咨询报告在西方国家建馆决策过程中必不可少,有很多城市为提高透明度甚至会把相关报告向社会公布。这种做法体现了对纳税人的负责态度,是顺理成章的,能投入十几亿、几十亿元建展馆,花几百万元做咨询调查报告应该不为过。但是,为什么在我国却几乎看不到地方政府委托第三方出具咨询报告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不需要。因为我们的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支出方面的裁量权很大,多数情况下领导们拍了板,事情十有八九就定下来了。西方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大量动用财政资金是很难的,需议会批准,而议会会进行严格的审核,论据不充分,议会就可能不买政府的账。当然,我们也有“人大”,但“人大”如何摆脱“橡皮图章”的帽子,如何在预算制定、审议和执行过程中发挥监督、制衡作用还依然是个课题,远远不能说完善。当然,一些有背景的国企花起钱来容易程度也不遑多让。“场馆建设热”(简称“建馆热”)的现象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stakeholderanalysis)很容易看出,以发展地方经济的名义建设展览场馆各方很容易达成共识。一个城市要建设场馆,其利益相关者会包括地方政府决策机构、地方政府展览、旅游部门、展览行业内的相关企业、媒体、居民、餐饮旅游行业等。无需详细分析就可以看出,无论从各相关方与场馆建设的利益相关点、可动用的资源和动用资源的能力、还是对建设场馆的态度上看,均有利于政府作出建设展览场馆的决策。笔者曾对国外地方政府建设场馆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虽然横向比较,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反对的力量大于我国,但总体上支持建馆的力量同样占据优势。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地方政府都一样有建馆的“冲动”,只不过由于国外权力制衡机制发挥的作用比较强,展馆建设的立项和决策过程还是比我国复杂和困难得多。国外的体制缺点是容易造成效率损失,而在我国,各城市盲目上马、超前建设的可能性则更大。总之,通过会展经济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似乎又是一个简单的、容易令人信服的理由,但投资建设会展场馆涉及资金额度巨大,因此如何进行理性的分析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十分必要。地方政府需要认真地对影响地方会展场馆经营的多方面因素进行研究,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作出的决策才更为科学客观。笔者2005年曾就国际国内场馆建设问题写过一篇论文,虽为内部使用未曾公开发表,但所谈的问题在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现在再谈这个话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总结一下笔者的个人观点,一、场馆建设由于投资巨大,需要科学谨慎的论证;二、建馆问题虽然涉及到会展业,但实际上不是会展经济的问题,而是一个公共管理的问题;三、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体制下,“建馆热”似乎会必然地出现,而如何完善公共管理体制,避免“建馆热”造成的资源浪费,是值得有关方面关注的问题。

2015年09月23日

沙克仲谈为什么二线会展城市有未来

沙克仲谈为什么二线会展城市有未来

沙克仲谈为什么二线会展城市有未来二线城市之于中国,就像新兴市场之于世界,是会展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去年12月举办的北京会展CEO沙龙上,笔者在谈到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的发展前景时曾提出一个观点: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成熟,越来越多的专业贸易展选择在二线城市举办,其前景将十分乐观。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也将与美国一样,不再有一二线会展城市之分。长期以来,业内对二线城市会展场馆的经营乃至会展业的发展前景存有疑虑。抛开针对区域市场的消费类展不谈,传统的观点是:B2B专业贸易展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产业和市场。如此看来,珠海哪个都靠不上,前景并不乐观。参照美国展览市场的情况,笔者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会展业发展需依托产业和市场的论断,只有放在像国家这样大的范畴内才是正确的。而在进入到一个国家之后,专业贸易展具体在哪个城市举办,其主导因素就不再是产业和市场了。美国和中国同属大的经济体,两者更具有可比性,美国展览业的发展对中国的参考意义更大。作为一个大的经济体,美国既有高端产业又有大的市场,产业和市场绝对是美国会展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展会,是在美国的甲城市举办还是在乙城市举办,决定性的因素就不再是产业和市场了。再具体一点,知名的消费电子展(CES)在美国能够取得成功,产业和市场的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CES是在拉斯维加斯举办,还是在洛杉矶或者是纽约、芝加哥举办,背后的主导因素就不是产业和市场了。那么,主导因素是什么呢?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客户的粘性、主办方的号召力,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美国展览业经过多年发展,日趋成熟,一些展会逐渐形成品牌,主要表现是客户粘性高。这样,主办方的号召力也比较强。无论参展商还是观众,对所参与的展会认同感强。无论展会在哪个城市举办,都不会影响企业的参展决策。熟悉美国展览市场的人都了解,美国的流动展比例较大,上一届在这个城市举办,下一届在那个城市举办。展商和观众之所以对此能够习以为常,就是这个原因。第二,美国各地经济发展比较均衡,不同城市的软环境和硬件情况都相差不大,无论展会在哪里举办,都不乏合适的会展中心、相关的配套设施以及人文、服务等令人满意的软环境。因此,展会无论选择到哪个城市举办,都不会影响展会的运营质量,客户的满意度在不同城市也就不会有什么差别。了解了以上两点,就会明白CES为什么能够在拉斯维加斯这个既无产业又无市场的赌城举办,明白为什么美国会展业很少提及“二线城市”这个概念。再来看看中国。从产业角度看,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业生产能力无出其右;而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市场潜力也不可限量。中国会展业只用20多年的时间就能够如此快速地发展到目前的水平,产业和市场毫无疑问是必要的前提条件。但是,具体到专业贸易展在哪个城市举办,则是要取决于产业和市场之外的其他因素,比如上面提到的硬件以及包含了政府的政策在内的软件因素等。改革开放初期,所谓的北上广一线城市除了具备政治经济资源集中的优势之外,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会展业所必须的硬件,如场馆、酒店、餐饮、交通,还是在软环境方面,如服务质量、服务理念,它们都明显领先于二三线城市。因此,中国的主要展览活动迄今为止相对集中在一线城市。不过,近几年来,这种情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一方面,二线城市在场馆建设方面投入巨大,很多城市在场馆方面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所谓的一线城市。在其他硬件方面,二线城市的发展势头同样迅猛。拿交通来说,像武汉今年将新增3个国际航班,南航在沈阳新增7个国际航班,这样的新闻时有耳闻。同时在软件方面,在个别一线城市办展环境不进反退、趋于恶劣的情况下,二线城市的低成本优势、政府对会展业的全方位扶持等政策优势凸显,极大地增加了这些城市办展的吸引力。笔者认为,目前在中国唯一不支持二线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因素,就是中国会展业本身还处在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或者说基于市场化的、经过良性竞争脱颖而出的、有着良好服务的和客户粘性的品牌展会还太少。一旦离开了上海、北京,很多展会就将面临无法继续生存的困境。归根结底,还是这些展会的客户粘性不够、品牌号召力不强。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只不过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再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发展,会展业一定会优胜劣汰,涌现出一批品牌展会。到那时,“二线城市”这个概念就会像在美国一样,逐渐消失,渐渐不被人们提起。曾有跨国会展公司的代表在两年前召开的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上表示,中国二线城市蕴藏着市场机遇。向来对市场敏感的跨国会展企业几年前看到的,相信你也看到了。

2015年03月11日

沙克仲:唱衰传统展会没有依据

沙克仲:唱衰传统展会没有依据

沙克仲:唱衰传统展会没有依据传统展会已风光不再?传统展会必须上线,否则就OUT了?网上展览和交易将取代实体展览的问题早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前后就曾经甚嚣尘上,引起了会展行业的忧虑和反思。十几年过后,又读到了持类似观点的文章,“会展O2O崛起,传统展会已死”、“传统展会再不转型就OUT了”。这个问题再次被抛了出来,说明中国会展行业在上一轮讨论中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者说即便思考了,也没有能够得出清晰准确的答案,以致一些人老调重弹。实际上,回答这个问题,远远没有探讨会展行业如何与时俱进地与IT技术的发展相融合,或者说会展业如何拥抱新经济、如何拥抱移动互联时代等问题,更具有实际意义。即便如此,对线上线下展览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获得对传统展会的根本逻辑的深刻认识,仍然是会展行业,特别是展览组织者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以正确的视角看待更具有现实意义的传统展会与互联网的融合问题。必须指出,“传统展会OUT了”、“传统展会已死”的论断严重缺乏有说服力的依据。在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企业营销的一种渠道,传统展览的重要性近年来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不断提高。这一点从德国经济展览委员会(AUMA)常年开展的企业调查结果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国际展览和项目协会(IAEE)进行的类似调查也表明,企业对B2B展览的认可度以及对参展的资金投入并没有呈现下降的态势。在中国,业内更习惯以展览会数量和面积的增长来衡量展览业的发展,来自各方的关于展览业的统计报告,虽然有不完美之处,但总体上都表明展览业正在比较快速地增长着。从全球范围来看,即使个别国家展览会以及展览公司的数量有所下降,比如西班牙,但这种数量上的减少显然源于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绝不是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不是因为什么O2O。因此,从量化的角度看不出传统展会OUT了,更看不出”传统展会已死”的迹象!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传统展会之所以没有被网上展览替代,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产品和贸易的复杂性。从事贸易的人都清楚,除了价格,对产品遴选时还需要考虑型号、外观、质地、性能等,就像面料产品要看手感、食品要看味道的差别。研究市场的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疑惑,大量商家在市场或展览会上扎堆儿出售和展示同类产品,为什么不惧怕买家“货比三家”,最终选择购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毕竟价格最低的商家可能只有一家或少数几家。答案是,对产品的评价不只依照价格、品质等少数指标:甲的产品价格便宜,乙的产品性能更好,丙的可能型号更全,丁的可能外观设计更为时尚——产品的复杂性让人很难作出甲比乙好,丙比丁差的简单判断。在甲乙丙丁的产品中做出选择在线下展会上尚且不易,何况在线上。更不用说手感、味觉这些体验是难以通过网络实现传输的。产品越复杂,对面对面交流的营销要求就越高。对于一些复杂的产品,比如机械,甚至在展会上的面对面沟通交流都不足以说服买家作出购买决定。在展会上达成购买意向之后,买家甚至经常需要到参展商的工厂里,与他们一起分析性能要求、质量标准,并监控生产流程从而实现质量控制。这样的工作哪里是线上承担的了的!不仅如此,贸易本身,特别是国际贸易,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它不像在淘宝网上购物的B2C交易那样,金额少,风险低,在实体店看好了产品,在网上下单即可。即使买的东西有质量问题,大不了退货,也没有那么麻烦。而真正的贸易过程不只是包含选择产品、讨价还价、支付结算这么几项简单的工作。即使通过网络可以作出复杂产品的购买决定,贸易商们还需要处理一系列复杂的贸易流程,包括运输、仓储、清关、信用证、保险等等。其中,每一项工作都颇为复杂,这些复杂的工作都决定了面对面交流的必要性。理解了贸易的实质,就能更好地理解实体展览的意义,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在阿里巴巴上完成的都是相对简单的产品的小额交易,为什么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数量近年来会有所下降,而且马云会容忍这种下降。阿里巴巴的光环很容易褪去,马云并没有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誓言,因为绝大多数的B2B贸易仍然在线下进行。马云只是通过淘宝网“歪打正着”地让人们,特别是女孩儿们实现了足不出户即能以优惠的价格购得满意商品的愿望。当然,这足够伟大。阿里巴巴的高市值也不是基于狭义上的阿里巴巴,即促进B2B贸易的阿里巴巴,而是主要基于淘宝的B2C交易平台。简单的产品和小额的低风险交易可能在线上完成,而真正的B2B贸易,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这不仅仅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是因为网上交易的风险较大,支付手段不完善造成的。即便网上支付在技术上毫无问题且绝对安全,自身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贸易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走到线上。类似O2O迫使传统展会走到线上、甚至“传统展会已死”的断言,是“技术精英”们的自说自话,也体现出一些人对贸易的无知。只看到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产业的所谓“颠覆”,弄不懂产品和贸易的复杂性,不了解贸易的真正内涵和逻辑,就有可能人云亦云,抛出“传统展会已死”的断言。在这种论断中看不到数据的依据和符合逻辑的理性分析。为达到吸引眼球目的放出语不惊人死不休断言的行为,只不过是让人再次感受到了网络时代“标题党”的坏风气罢了。展览行业相关机构,特别是展览组织者,不应该被这些似是而非的时髦断言所迷惑,应该对自己从事的事业保持高度的自信。只要在全球范围内贸易还在增长,实体展览就会保持增长,展览行业就会持续发展。如果把未来贸易的发展过程看作IT技术与贸易复杂性的博弈过程以及全球范围内网络信用体系的建立过程,那么从目前来看,这两个过程漫长而复杂,任重而道远。近年内,人们看到贸易的复杂性被技术进步简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当然,认识到传统展会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会展业可以无视网络技术的进步,无视移动互联时代。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展会应该张开双臂,拥抱网络技术,拥抱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虽然改变不了事物的本质,改变不了人类需求变化的基本规律,也改变不了营销的基本原理,但它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生产、获取和分享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展览组织者应该积极关注比展会的O2O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话题,比如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更好地在展会现场为参展商和观众服务,以及如何掌握移动互联时代展会营销的新渠道和新方法、如何利用大数据更好地实现展览客户洞察等。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展会不会OUT,而是会借助IT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2014年10月15日
1

热门标签

热点阅读

    全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