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阅读

阿里相关的文章

expoon网展聚合所有阿里相关的新闻资讯,为你提供最新的相关行业报道。

成立VR/AR产业推进联盟 京东正式布局VR/AR领域

成立VR/AR产业推进联盟 京东正式布局VR/AR领域

成立VR/AR产业推进联盟京东正式布局VR/AR领域自从很久之前,京东的PCL实验室一周年上宣布了相关VR全景的战略之后,就鲜有动作,相比于阿里巴巴的大动作频频来说,简直是和风细雨。但是这并不代表京东不想在VR全景领域做出一番事业,就在今天,京东就在北京举行了京东VR/AR产业推进联盟,主要目的就是整合资源,为VR全景和AR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京东CTO张晨也在现场全面披露了2016京东VR/AR战略。张晨表示,京东VR/AR战略涵盖平台、技术、渠道三个层面,即连接VR全景、AR上下游合作伙伴、成立京东VR技术实验室以及建立VR/AR产品分发渠道。而除了VR购物、AR虚拟家装,京东也将利用AR提高仓储物流效率,如自动补货,实现不同尺寸包裹数据采集等。京东商城3C事业部总裁胡胜利表示,VR设备销售量相比去年增长了250倍,而京东已经引进超过50个VR/AR合作伙伴,其中京东将与暴风魔镜在未来3年内销售1500万台头显,与英伟达联手销售1800万VR-ready显卡,也将联合索尼PSVR大力拓展VR游戏的生态圈。京东VR/AR产业推进联盟也将在品牌、营销、金融、运营四个维度对VR/AR产业进行扶持。胡胜利同时表示,京东将通过上线vr.jd.com、成立京东VR社区、打造一站式VR购物服务,在线上线下围绕用户建立生态。现场,IDC中国区总裁KittyFok发布《IDC/京东中国VR/AR市场分析报告》,对目前的VR用户、VR全景行业应用和VR全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据该报告显示,目前VR用户年龄层分布广泛,26—35岁占大多数,其中84%为男性;而大部分用户选购的VR产品单价在200人民币以下;在VR应用方面,游戏内容制作占55%,影视娱乐内容制作占45%,行业应用制作占5%,主要为教育与房地产;未来Daydream有望调转VR全景风向,移动内容将渐长,未来VR市场保将持高速增长,2015-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5.5%。虽然京东的VR/AR产业推进联盟的阵仗没有阿里巴巴的Buy+反响更大,但是京东找到了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方式布局VR全景和AR领域。相比于阿里巴巴雄厚的技术积累,京东选择了整合多方渠道共同打造生态的做法,会更加的实际,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去开发VR全景技术,使得有更多的经历去对VR/AR生态进行布局。

2016年09月06日

VR全景和AR能否变革传统零售行业?

VR全景和AR能否变革传统零售行业?

VR全景和AR能否变革传统零售行业?自从VR全景和AR两项技术走进大众视线之后,无数人都在讨论VR全景和AR能对各种传统行业的变革。比如教育,医疗,军事等领域都受到了波及。而阿里巴巴和京东的一连串动作,使得VR全景和AR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带入了讨论当中。VR全景是将人带入虚拟世界,丰富人的体验维度;AR将虚拟带入现实,丰富现实的呈现。VR/AR应用场景广泛,除游戏娱乐体验之外,与零售行业有着诸多可结合的端口,尤其是在提升消费者线上线下的购物体验层面。国内外已在积极探索各种AR/VR购物技术,但虚拟仍无法代替所有实物,VR全景和AR技术的普及仍是漫漫长路,变革之论不可妄断。阿里巴巴成立VR实验室,投资AR公司;推出“Buy+”计划,开辟“VR+电商”新商业模式。京东则成立VR实验室,计划在今年9月份推出自己的VR全景产品。国外的VR购物技术正在积极研发中,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也在向VR全景、AR两项技术靠拢。VR/AR技术应用场景广泛,它们对于零售业来说,可能是下一个凤凰涅槃的时机。相较于传统的零售业以及主流的电商模式,VR/AR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对购物体验的革新,真正实现“体验式消费”,如借助VR全景让消费者在家里就能穿越到实体店里完成购物,借助AR技术还可以实现“情境式的家居体验”等等。从商家的角度来看,VR/AR将创新零售行业的营销模式。商家可以让消费者在虚拟现实中模拟产品的应用场景,依此达到推广的效果。VR的交互性和沉浸式体验可以让用户完全沉浸在其中,这也是传统广告形式所鞭长莫及的。目前,VR全景和AR技术还无法还原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交互场景,比如一些商品的触觉和嗅觉体验。而且新技术依然没有变革传统的线上购买线下收货的模式,和游戏视频内容体验不同的是,购物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商品实物送达消费者手中,这离不开物流送货上门。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的话,VR全景和AR的体验将成为限制VR/AR购物的主要因素,毕竟目前两项技术的发展才起步不久,AR的发展甚至是落后于VR全景的,所以,在未来的2-3年内,VR/AR购物,仍然只存在于测试阶段,真正变革整个零售行业的话,也需要很长的普及时间。

2016年08月24日

BAT布局VR: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

BAT布局VR: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

BAT布局VR: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未来的VR将会对世界改变成什么样子呢?在各行各业都在加紧布局VR的现在,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BAT是如何布局VR的?阿里旗下的淘宝昨日对外展示其VR全景虚拟购物模式,专注将VR技术引入电商,而腾讯百度则早已开始默默布局,或做平台或做内容,他们如何看待VR,又打开了怎样的脑洞?阿里想象VR+电商带上一个VR头盔,视野里出现了一个真实的购物场景,此时,体验者与身体所处的现实世界隔离,感观将其带入了一个虚拟的商场。与真实的shoppingMall一样,这里有灯光、有商品展示的橱窗,甚至还有一个漂亮的导购在跟你实时对话;在商场里逛街,碰到喜欢的商品时,点击查看详情,眼前立刻出现超模T台秀展示穿戴搭配,还能直接选择商品样式、颜色,并完成存放购物车及支付环节。上周,阿里巴巴对媒体展示了对于VR与购物相结合的想象力。这是今年3月淘宝发布“buy+”计划以来,第一次完整展示对VR未来应用的畅想。淘宝宣称,目前已与MagicLeap、HTCvive、GearVR、Pico、米影科技等VR领域公司,在硬件众筹、VR+电商等方面展开合作。同时,正式启用在今年3月份开始组建的GnomeMagicLab,这一实验室专注于VR/AR等前沿技术的探索和研发。阿里在虚拟现实领域的布局,更多的是想新的用户。据阿里CEO张勇介绍,在当前的用户数据里,百分之三十的用户来自于90后及00后。张勇认为,这批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一代相比于80后,对于移动设备、新科技、新创意有着天然的迷恋性。因此,通过VR/AR这样的新技术,将能够激发这一代人参与进淘宝的热情,并让淘宝持续保持用户的活跃度。然而,设想虽然很美好,实现的道路依然遥远。庄卓然在向媒体展示“buy+”计划时也称,“这只是我们对未来的一个消费愿景”。他表示,未来,VR/AR硬件以及店家虚拟商品内容的制作等,都不会由淘宝自己来做,虚拟现实内容制作,将由商家自己完成,硬件则可能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完成。腾讯百度默默布局其实,百度也在默默地寻找进入VR领域的切口。今年3月下旬,在深圳一年一度的IT领袖峰会上,有媒体记者曾拦住李彦宏,询问百度在VR领域的布局计划。李彦宏直言,2016年并没有推出VR产品的计划。百度高层虽然对VR表达了拒绝,但在具体业务上还是逐渐向VR靠拢。今年5月底,百度上线VR社区-百度VR+,期望打造一个内容资讯和爱好者交流的平台。更多的尝试体现在影视方面,百度视频去年12月开始试水VR全景影视内容。百度控股的爱奇艺在一年一度的世界大会上,将VR设备视作下一代的显示终端,并拉拢了一堆合作伙伴高调布局。对腾讯来说,VR领域的布局则显得相对具体。去年12月,腾讯正式公布了TencentVRSDK及开发者支持计划,并首次系统阐述了在虚拟现实领域的规划。这一规划涉及硬件和平台两大部分。在硬件领域,腾讯称,将在2016年-2017年分三步推出不同形态的三种硬件。在平台上,腾讯想要利用自己游戏、影视、社交、直播、地图等方面资源,为用户提供硬件和内容,为开发者提供发行渠道和相关服务。在今年3月的两会上,马化腾未来也将会布局VR全景站台。他认为,腾讯有游戏和影视的资源,包括像体育直播、音乐会等等,有广泛的VR应用场景。他也表达了对VR的拥抱姿态:腾讯鼓励和支持各家硬件厂商进行VR的合作,在内容上,希望站在用户的角度和厂商进行充分地合作,能打造出一些样本,让大家感受到真正的VR全景体验。纵观BAT三家,虽然阿里巴巴布局VR,但是VR全景虚拟购物目前来说技术还是属于探索阶段,只能当做娱乐大众的一项功能!但是未来随着VR技术的完善,相信阿里巴巴的投资将会有巨大的汇报!

2016年07月04日

OTA们将跨界合作 实现“旅游+互联网+金融”

OTA们将跨界合作 实现“旅游+互联网+金融”

OTA们将跨界合作实现“旅游+互联网+金融”在过去的一年当中,OTA(在线旅游)行业通过频繁的资本运作以及并购,数量逐渐减少。随着渠道流量深度整合,过去为了争夺用户所打的价格战也略微有所缓和。OTA会逐渐回归到商业的本质上,不再考虑如何抢用户,而是思考如何盈利的问题。曾经这些OTA依靠疯狂的营销模式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却造成了无效票事件的发生。如今OTA与航企的关系已经开始反转了。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曾指出,将“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并强调“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这样的政策很显然为2016年的发展大方向开了一条绿色通道,这项政策对携程、去哪儿网、阿里旅行等等OTA巨头而言,有了国家大政策的背书,就可以去开拓更广的发展空间了。那么,如何开拓这块发展空间呢?线上进军方面,OTA与传统旅行企业的深入合作正在推进。OTA不断向上游拓展,希望能够和传统旅行社为代表的资源方强化合作,从而完成自身的产业链闭环。而收购线下旅行社、加大线下直采力度,能使OTA们一方面加强对旅游资源的掌控,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拓展线下市场,拉拢线下消费者;同时在服务上加大投入,提升服务质量留住客户。但在布局线下过程中,OTA们与线下资源方却一直在博弈中,OTA与酒店、航空公司、景区等是合作方,却又因利益诉求的不平衡而产生矛盾。“相爱相杀”的场景长期来看还将出现。但目前,这一尴尬有望随着“携程以30亿入股东航并计划增持到10%”协议的签署,而暂告一段落。在海航联姻途牛、吉祥联手淘在路上的示范下,航空公司对OTA的反渗透可能会更加常见。OTA和航司关系反转新思路究竟如何走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在经过多项错综复杂的投资、并购后,携程只剩下最后的对手阿里旅行。在OTA企业将触手伸向上游资源,但主要还是使用“用钱砸”粗犷手段的当下,阿里旅行甩出了“杀手锏”——“未来景区”和“未来酒店”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战略。即通过技术输出和平台服务的方式,帮助上游旅游资源方和酒店进行“供给侧升级”,从而不断给景区乃至整个酒店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值得注意的是,跨界合作也成为OTA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最近一段时间,OTA大批资金砸向热播综艺节目,人气高涨的综艺节目已成为OTA烧钱的主要阵地,但话说回来,只要综艺节目营销效果好,流量上去,收回成本问题不大。而且OTA潜力大,竞争也大,企业也需要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今年以来途牛已经获得保险经纪、基金销售、融资租赁等金融相关牌照。尽管各家OTA都把目光瞄上了旅游金融,但进军旅游金融的节奏和方向却不尽相同。从目前各OTA的尝试来看,对于风险的控制表现不错,坏账目前保持为零。不论是线上平台加码线下,还是线下服务商押注线上,都是要将流量和服务能力结合起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对于OTA行业而言,大胆些的一个假设便是:BAT之外另一个X真的会诞生在旅游行业,准确地说是在OTA中。可以预见,今后及未来,OTA将想方设法抓住资源端,争夺线下资源,从而让自己的话语权更大。OTA们在“旅游+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创新方面将会投入的越来越多。

2016年04月26日

中国会展业期盼BAT的加入

中国会展业期盼BAT的加入

中国会展业发展研讨会实事求是地说,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会议和展览数量、组织水平和项目质量都取得大幅进步。尽管,2012年12月,中央的一系列措施抑制了大规模的不必要政府会议和政府主导展览项目,公款消费以及因此引起的政府会议支出下降迅猛,当初业内甚至担心这些措施会对会展业造成消极影响。但事实证明,这种担忧非但不必要,而且还有意料之外的好处——迫使政府收起那只习惯了大手大脚花钱的手,开始敬畏媒体和公众了,将属于市场的交给市场。然而,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更新频率与市场需求,会展业似乎无法阻止新鲜血液的进入。一步之遥表面的繁荣,并不能保证可持续的发展加速度。况且,这繁荣,经不住资本的拷问:人均收入如何,人均利润如何,投入产出比如何?2013年会展业产值估计是3870亿元,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68%。比较一下,2013年国内旅游收入就达到了2.63万亿元(不含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诸君也许立马会说,这么比较有意义吗?是的,如果单纯比较产值和占全国GDP的比重,旅游业和会展业不是一个量级的,因此,会展业似乎永远上不了头条。但不妨看看背后驱动各自发展的力量。在会展业,无论是展览主办和会展场馆方面,国有企业都担当着老大的角色,会议产业链上民营企业较为活跃,但普遍散而小,做得有规模的还是那些国有企业。与政府关系紧密的社团、事业单位作为会展主办方,办会办展方式仍然具有典型的政府味道。相对于旅游业,仅由旅游局这个单一机构来管理不同,各地的会展业主管部门常常有贸促机构、会展办、商务局、旅游局四个“婆婆”,这四个角色不是互相博弈,就是懒政。会展业有几个上市公司?但旅游概念的上市公司又是多少家呢?旅游业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本,而社会资本却不愿进入会展业,不仅仅是因为投资回报低,这里面还有一个准入的问题。因此,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差距,绝不只是产值、税收、创造工作机会这三个关键指标上的一步之遥。太阳照常升起会展业存在着小富即安的心理,这跟国企的角色有很大干系。做好了是应该的,但却缺少令人值得为之奋斗的激励机制;做不好就要追究最高层和经营团队的责任,这势必造成国企领导回避风险以免出错的蜗牛心态。因创新就要冒一定风险,于是乎,创新只能成为一句“高调”的口头禅。只有具有企业家精神,才能驱动企业成长。而社团、事业单位则把持着宝贵的资源,行事方式同样过于谨慎,没有开放的胸怀,缺少把项目做大做强的意愿。市场竞争不充分,还有一个原因是政府始终舍不得松开那只手,政府依然过度参与,市场机制未能发挥决定性作用,社会资本进入存在障碍。在服务业,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2月10日,《中国贸易报·会展周刊》的“会展大咖秀”栏目沙克仲的一篇文章:“会展‘老大’们还缺什么”,对主办方提出了质疑:“我们展位供不应求,我们不差钱,中国是个大市场,老外不敢不来,你不来有别人来。我们的一些展会主办方仍然一如既往地‘自信’和沾沾自喜。我们的一些‘老大’们不缺‘自信’,缺的是扎根在骨子里的服务意识。”民营、外资会展企业也在发展,但总体而言大家“相安无事”,没必要你争我斗,也就少了一股锐气,没有了并购、重组、重大投资,更想不到要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2014年,除大连北方国际展览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海大虹桥国家会展中心落成、APEC会议在北京举办,会展业里让人们津津乐道的重话题实在不多。阳光灿烂的日子10月底,阿里巴巴推出新独立航旅品牌“去啊”;百度也投资了去哪儿网。10月22日,阿里巴巴等四家投资方对快的打车完成B轮投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12月9日,滴滴打车宣布获得D轮融资,规模超过7亿美元,其投资方之一为腾讯。12月17日,百度与全球打车软件鼻祖Uber签署战略合作及投资协议,百度付出的金额估计是6亿美元。12月15日,专攻出境旅游的途牛旅游网宣布与弘毅投资、京东商城、携程旗下子公司“携程投资”以及途牛首席执行官与首席运营官签订股权认购协议,途牛将向上述投资者出售1.48亿美元的新发行股份。为何阳光照不到会展业这个领域?真的是因为会展业总的盘子太小?笔者不认为会展业总产值不够大,但遗憾之处在于中国缺少美国那么一个权威的定期发布的会议业统计报告。笔者赞同某位会议场地预定和注册服务网络公司总裁的说法:会展业的从业人员相对而言不爱学习新技术,对移动互联网等新生事物缺乏足够的热情和兴趣,缺少紧迫感。如内部变革一时半会儿不能发生,那就借助于外部力量。都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过后寸草不生,但大树底下也是好乘凉啊。目前,BAT正在布局商用WiFi,后者被视为又一大移动互联网流量入口,甚至被称为“入口中的入口”。商用WiFi市场主要分商场、餐厅等固定场所和公交等交通工具。细想之,作为商用WiFi的主力市场之一,酒店、会议中心、展览场馆等固定场所,全国一年下来接待多少人次?酒店订房,差旅涉及到的机票、高铁车票、出租车、娱乐、餐饮,会展需要的印刷服务、小礼品,这市场得多大!如BAT进入,会展业将面临又一次洗牌?拭目以待!

2014年12月24日

热门标签

热点阅读

    全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