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阅读

徐建华相关的文章

expoon网展聚合所有徐建华相关的新闻资讯,为你提供最新的相关行业报道。

徐建华谈会展业对东莞经济拉动作用不容小视

徐建华谈会展业对东莞经济拉动作用不容小视

徐建华谈会展业对东莞经济拉动作用不容小视会展业俨然已经成为了东莞经济和城市文化的特色之一,东莞特色的“产地办展”会展模式也逐渐“露出水面”。业内人士介绍,东莞的产地办展模式,就是指依托当地产业特色举办专业工业展览,并形成会展业和制造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局面。上个月圆满闭幕的第六届漫博会共吸引海内外参展企业443家,同比增长6%;5天内举办了88项活动,同比增长17.33%;成交额达34.9亿元人民币,其中合同成交额11.55亿元,意向成交额20.1亿元,现场零售额3.25亿元。漫博会只是东莞会展业的一个代表如果倒回到十多年前,也许人们很难相信,夹在广深两大城市中间,以制造业著称的东莞市,竟然能够将会展业发展得有声有色。至今,已经有包括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等在内的一系列高规格品牌展会在东莞落户。自1990年成功举办“东莞改革开放十年成果展示会”以来,东莞会展业屹今已走过了24个年头。2013年,东莞市拥有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东莞国际会展中心、常平会展中心3个专业展馆,占地总面积55.2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室内展览总面积约13.3万平方米,室内可设标准展位7000多个。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东莞市举办展览超100场,规模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展览会44个,总展出面积达157万平方米,总参展商1.54万家,吸引采购商和观众超过210万人次,参展产品涉及电子机械、纺织服装、家具、造纸印刷、五金模具、食品饮料、动漫、汽车等多个行业。会展业整体规模居广东省第三位、全国地级市首位。会展业俨然已经成为了东莞经济和城市文化的特色之一,东莞特色的“产地办展”会展模式也逐渐“露出水面”。业内人士介绍,东莞的产地办展模式,就是指依托当地产业特色举办专业工业展览,并形成会展业和制造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局面。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多次表示,会展业是高端服务业的一种,也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莞经济拉动作用不容小视,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起步产地办展闯出新天地东莞因发达的制造业而闻名于世,而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成熟,办展会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巨大的需求之下,东莞会展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萌芽,并迅速进入“野蛮生长”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虎门已有数百家服装企业,但知道虎门服装的并不多。就这样,虎门服交会从此应运而生,1996年11月15日至20日,虎门举办了第一届服装国际交易会,并大获成功。如今,一年一度的“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成了虎门的国际性商贸平台,它向世界打开了一个窗口,让世界认识虎门,认识虎门服装,为虎门服装产业增加持续动力,更使虎门时装蜚声中外。两年之后,与虎门为邻的厚街镇,也准备依托优势产业家具业筹办家具博览会。东莞名家具俱乐部副秘书长方润忠回忆说,他在1999年参与名家具展的筹备工作时,因为名家具展那时还是一个新兴展会,筹备工作人员便逐一去拜访全国各地的家具企业。连续出差、早出晚归都是小事,还常常被工厂保安拦住,得要想尽办法才能见到工厂负责人。虎门镇经信局局长谭志强说起虎门服交会举办之初的情形时,也对到全国各地到处派发虎门服装宣传资料的日子记忆犹新。1999年3月,第一届名家具展在厚街开幕。这个当时只有232家企业参展的小展会,至今已经成功举办32届,展览规模从4万平方米扩大到78万平方米,形成全球第三,亚洲第一的专业家居展会。2009年,东莞在扩大内销的大背景下举办了首届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三年后,“外博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成为我国唯一直接服务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国家级展会。2014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到会采购企业达6300多家,比上届增长14.5%。其中零售额超千亿元的企业2家、超500亿元的9家。早在2006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政府主导型展会创新发展论坛”上,业内专家便提出了东莞和义乌两大新型会展模式。其中东莞会展模式以产地办展为主要特点受到国内会展业的高度肯定和关注。事实上,东莞会展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目前东莞会展业已从“产地办展”转向“展贸一体”并连同会展业软硬件配套不断升格完善的新模式。这种“产地办展”的模式,在多个镇街遍地开花,“一镇一品”派生出“一镇一展”、“一业一展”,涌现出大京九农交会、塘厦高博会、横沥模具展、厚街鞋业展、“台博会”等一批特色展会,促进了地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2013第六届中国城市会展发展大会暨政府主导型展会创新峰会上,厚街镇因创办“国际名家具展”荣获大会“中国新城镇建设文化会展创新奖”。这也让东莞会展模式更加深入人心。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则在会上表示,东莞会展为跟当地产业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实现了会展品牌、经济效益双丰收,研究会将组织业界专家研究总结东莞经验。此外,东莞会展业独创的场馆产权分属不同主体,但经营权统一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也受到国内同行认同。此前山东、湖南的会展业同行专程前来东莞调研学习,随后在当地成立会展管理公司,借鉴东莞经验提升办展水平。经验“市场办展”是一块试金石东莞各级政府均把会展业摆在重要位置,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做法,为会展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此背景下,较早地引入市场化与专业化办展模式,是东莞会展业发展加速的重要经验。2011年,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促进会展业发展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合作、科学文化交流为一体,兼具信息咨询、招商引资、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商务旅游服务等多种功能的一种新兴产业。东莞也一度提出了将要建设“华南工业展览之都”,充分发挥东莞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集中市镇两级资源,坚持发展工业类展览为主,综合类、消费类、文化类展览为辅。早在2011年,东莞市在认定十大会展项目并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明确提出将推动展会市场化运作,逐步改变东莞大部分重点展会属政府主导型展会、由政府作为展会直接运营主体的状况,加快展会市场化转型步伐。政府管理重点转变到规划引导、政策指导、加强服务、协调推进上来。社会化办展的重要性在东莞的会展业发展实践中得到反复印证。例如东莞名家具俱乐部成立后,逐步将展览服务从政府为主转向依靠市场,直接带动了名家具展的快速发展和取得成功。“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每四年在东莞举办一届。从2007年在厚街举办首届开始,便迅速发展壮大,2011年第二届的展览面积就达到了12万平方米。目前,已是中国第二大、世界第三大国际印刷展。东莞会展业的另一条经验是重视软硬件建设。2002年3月,广东现代国际会展中心一期落成启用,成为当时亚洲单馆面积最大展馆,该会展中心成为广东三大国际会展中心之一。名家具展正在展馆东侧广场新建一座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两层展馆,并将在明年3月正式启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便认为,东莞会展业的发展,得益于基础硬件设施的及早完善。时至今日,东莞已拥有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东莞国际会展中心、常平会展中心3个大型专业展馆,仅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一家,在家具展览面积已经达到78万平方米的基础上,今年还将在3号馆东侧广场新建一座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两层展馆,作为3号馆G区,明年便可正式投入使用。升格大步迈向品牌化与国际化除了与当地产业息息相关的工业展之外,东莞文化类展会的异军突起同样引起了业内的注意。2009年开始举办的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简称“漫博会”)也是国家级的文化展,该展会旨在以国际化视野谋划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以及全力打造中国动漫产业的最佳对接平台。2011年起,“漫博会”纳入了广东省实施文化强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重点项目,成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国际性高端平台,被誉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晴雨表”。今年8月份举办的第六届漫博会,有超过63万人次参与活动,而漫博会的成交额更是达到34.9亿元人民币,展会的“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特色进一步凸显。去年,2013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暨电子信息产品博览成功升格为国家级科技创新活动,在促进东莞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以及国外有关组织结构合作领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单一的围绕制造业展会走向综合性展会,文化类消费类展是东莞会展业的一个特点”。广东现代会展管理公司行政总监、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姜淮认为,东莞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东莞会展业起步时间早,而且产地办展,制造业发展的需求推动会展业发展。姜淮认为,东莞会展业经历了向着从专业化、社会化的转型之后,正向着品牌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姜淮分析说,永久落户东莞的加博会在东莞会展业起到了龙头带动的作用,且与东莞的产业特色相得益彰。值得一提的是,加博会参展企业当中,过去东莞企业占其中的60%,但去年这个数字降到了40%。随着加博会品牌的不断提升,全国各地越来越多其他省份的企业也纷纷到加博会参展。姜淮还透露,2015年举办的广印展展览面积将达到16万平方米。而名家具展目前也是全球第三大家具展,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国际地位也日渐提升。“最初的贸易型展览会通过发展,正逐渐走向行业的前端”。姜淮分析说,东莞展会逐步从过去单一的卖货发展成如今能够带动产业的上下游的联动和提升,并推动最新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发展。例如名家具展便对安全环保的水性漆在家具行业的使用起到了推动作用。而虎门服装、长安模具等都经历了从最初的卖产品,再逐步增加了促进上下游对接,发布时尚潮流等功能的转变和升级。展贸一体化是产地办展模式的必然走向——访广东现代会展管理公司行政总监、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姜淮-对话广东现代会展管理公司行政总监、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姜淮是东莞会展业发展壮大的见证者之一。在姜淮看来,夹在广深两座会展业发达的超级城市之间的东莞,其会展产业的特色源自产地办展,其生命力和活力也同样来自对当地优势产业的服务和依托。南方日报: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东莞会展产业的灵魂就是产地办展,对此你怎么看?姜淮:的确,东莞的实际情况与广州、深圳很不一样。例如广州是国际化的综合性城市,以广交会为代表的广州展会包罗各种展览主题,其中许多都有很强的辐射力,尤其是高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展会。位于广深之间的东莞,则依托当地的产业特色和优势,为产业服务,以产地办展为特色,形成与广深会展业在目标市场上和展览形态上的差异化,通过错位竞争来赢得发展空间。南方日报:与普通展会相比,东莞的产地办展模式是否对产业发展有较大影响?姜淮:产地办展对产业拉动的效果非常明显。例如从产品的销售来说,展会能够更加直接地提高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更加直接地拿到国际订单。从展会发展来看,因为这里是产地办展,所以产品设计、流行趋势等信息要素也更为聚集。第三方面,展会中的生产机械与原辅材料采购能够在产地进行全产业链延伸,获得更大的商机。南方日报:你认为东莞会展业模式从产业办展到展贸一体,是否是会展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姜淮:我认同这一观点,从产地办展进化到展贸一体模式,是东莞会展产业在市场化背景下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的自然选择。例如在厚街,不但家具产业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展贸一体化趋势,鞋业、电缆业等也有了这样的明显趋势。随着未来展贸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能够带动产业研发设计营销总部到展会举办地聚集。例如城市之窗公司便将公司的总部从杭州迁到的东莞。而这种情况,在没有产地办展模式的其他地方是不会出现的。国家级“加博会”助力东莞转型升级-典型案例说到东莞的会展业,便不能不提首个永久落户东莞的国字号展会——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加博会”)。“加博会”前身是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简称广东“外博会”)。从2012年开始,“外博会”正式升格为全国加工贸易产品交易对接平台,更名为“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展会成效逐年提升2012的首届加博会4天会期共有超12万人次观众入场观展,近5000家国内外知名的商贸流通企业派出了超过1万名专业买手采购洽谈,达成意向成交金额687.3亿元。2013年的第二届加博会共有来自全国的1213家企业参展,共达成商贸项目(含合同、协议和意向)6250宗,总金额769.8亿元人民币,比上届增长12%。2014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效果更是惊人。这届加博会到会采购企业达6300多家,比上届增长14.5%。其中零售额超千亿元的企业2家、超500亿元的9家。入场观展、采购的人员达9万人次,增长12%。共达成商贸合作项目(含合同、协议和意向)7109宗,增长13.6%;意向成交金额达896亿元,增长16.5%。其中,首次参展的境外采购商达成意向成交金额42亿元,电商平台也促成意向成交额7亿元。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务求实效”被加博会写进了办展宗旨之中。加博会所追求的“实效”并不仅仅是帮助企业销售产品,同样也追求能够借助展会信息流高度集聚的机会,帮助更多加工贸易型企业认识到转型内销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掌握成功转型的要诀。正是带着这样的目标,这届加博会进一步提升其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交互平台功能举办近大量配套活动,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拓展内销。加博会闭幕后,还将由加博会电子商务平台——加博汇则延续展会功能,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继续助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成为永不落幕的加博会。-专家点题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会展业与制造业形成良性循环与国内几个大省会城市相比,东莞并不具有很强的先天优势,但东莞会展业发展的速度、规模、专业度以及品牌影响力对产业和城市的拉动却超过了一二线城市,东莞办展优势应该全力巩固。东莞会展业优势首先体现在观念上、理念上。东莞很早就意识到了会展对产业的影响,所以政府很主动、目标很明确地发展会展业,甚至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例如1999年东莞厚街由政府主导首届家具展销会大获成功就是明证。另外,东莞会展跟当地产业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东莞强大的加工贸易和制造业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撑和基础,会展业带动了人流、信息流,集聚效应则加速了加工贸易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两者相互发展,形成了很好的良性循环。同时,“有形的手”培植与市场结合得很好。东莞政府在会展业发展初期借助“有形的手”打好了根基,而在市场逐步成熟时,又能灵活抽身而出,并借助行政职能,在环境培育、产业组织,人才建设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同时又不是包办一切,有形手和无形手同时发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5年01月20日
1

热门标签

热点阅读

    全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