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阅读

误区相关的文章

expoon网展聚合所有误区相关的新闻资讯,为你提供最新的相关行业报道。

全景建设智慧城市时的常见误区

全景建设智慧城市时的常见误区

智慧城市全景建设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城市建设模式,不过对于这样一种新兴的城建模式,总有人会走进智慧城市全景建设过程中的一些误区。这些智慧城市全景建设误区,将会直接影响着整个建设进程,甚至影响着最终智慧城市全景建设的成果。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解以下三个方面。误区一:不下雨的云耗资几个亿,建设一个庞大的云计算中心,有大机房,有豪华的设备,但没有任何产业和应用,五年之后全部过保,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这样的现象在在智慧城市全景建设过程种屡见不鲜。一个城市要想成为全景智慧城市,必须依靠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将各种信息数据汇集起来,建立各种应用信息系统。误区二:不流动的数据智慧城市全景建设了数据灾备中心,把数据存储在那里,但数据传输完全不流动,唯一的作用就是交了点电费,对经济发展没有任何作用。数据一定要为民生、为经济服务。比如咸阳将七个部门的19项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指标汇聚到一张图上,原本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数据,放在一起后发现了很多正相关和负相关,实现了对全市和各县区经济发展的精准把脉。误区三:不链接的网智慧城市全景建设的网络很先进,从天连接到了地,但横向不互联。从上向下,一根一根连得再粗,都是一根一根的“线”,没有形成“网”。推进信息惠民,最关键的是打破分割化,将所有数据和内容形成一张大网。在前端统一入口,从老百姓的视角更方便,实现数据的整合、应用的协同和网络的互联。智慧城市全景建设,并不是一句口号或者一个概念,而是需要所有部门协调合作的。少花钱多办事是所有人期待的结果,这就需要让我们走出智慧城市全景建设的误区,寻找一条更加高效的智慧城市全景建设方案。智慧城市是未来的希望,更是人类未来发展中重要的一个阶段。

2017年01月10日

VR全景视频拍摄的技巧和误区

VR全景视频拍摄的技巧和误区

VR全景视频拍摄的技巧和误区随着VR虫洞”沙龙会举办,各位嘉宾们开始了分享各自“实战”经验。当然,现场也有不同的声音:有嘉宾质疑VR视频能否像电影一样,一直吸引新鲜的血液、保持长久的吸引力,需要打一个问号。不过无论持哪种观点,几位嘉宾都分享和沟通了彼此的经验,为VR全景视频业的同行创造了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计算图形学是解决VR问题的本质光影无限接触VR拍摄时间很早,早在2010年时,公司就遇到过各类技术问题。经过摸索,光影无限认为,现在解决问题的本质就是计算图形学。“我们都知道,拍摄的VR视频缝合处会有畸变,另外还涉及到视频密度分配的问题,这其实可以用一个算法来控制。我们对于每一个镜头的FOV做一个优化,取中间密度最均的位置,利用算法自动缝合,这就考验了一个算法合不合理、好不好的问题。”刘轶说。VR视频在行业应用中有很多种可能,目前人们比较熟悉的就是房地产和旅游等。刘轶举了一个例子:假如拍摄一幢大楼,在初始阶段,工程师会想一个结构,然后进行结构的复合,“实际上在建筑的材料、工艺等影响下,都会有应力集中点,这就是在结构运算时,第一时间需要找到并解决的。”刘轶介绍,在初始阶段这个结构复合的时间会比较长,“因为结构越来越复杂,但是在建筑中又非常必要和重要。”在刘轶看来,计算图形学在行业发展中,应该逐渐摆脱寄生属性,同时会逐步改变进入行业的格局。VR摄影需参考传统电影的手段和技巧叶枫一直在思考虚拟现实和实拍的关系。他所擅长的是三维动画以及为场馆展览和车展提供解决方案,在他的观念中,实拍不应该算作虚拟现实,它和VR还不是一个对等的关系。叶枫认为,虚拟现实和实拍是两条路子,“在虚拟的时候,VR是没有限制的,而且更容易讲故事,国外影响力比较大的片子都是虚拟的,这是一个基因。但是实拍很难选择位置和视角,虽然有360度,但还是会被摄像机的位置所固定。拍摄者可以使用环形的布局去表演一个场景,但是演员的调度如何实现?”在叶枫看来,传统电影中值得参考的一点就是人员的调动,“但在VR中,摄像机如何摆放?摆几个全景摄像机?即使是全景,也要考虑多机位的问题,以及画面和镜头切换问题。我一直强调,VR电影也好,虚拟现实也好,全景实拍也好,最重要的是一个‘场’的概念,在‘场’里面怎么经营?几百年历史的传统电影的语法可以参考。”叶枫认为,可以考虑设计一个VR摄影棚,“如果涉及到叙事、讲故事、转场的话,摄影棚是有必要的,但摄影棚里灯光、机位的设置如何?观众在哪?怎么安排调度?这需要很多尝试。现在国内的全景视频刚刚发展起来,从业人数少,设备和变现都是问题。”叶枫说。VR可提供完整场景并丰富“镜头语言”灯光问题,是几乎所有VR视频在拍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由sightpano互动视界与著名纪录片导演祁少华联手打造的VR纪录片《盲界》,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互动视界全景视觉CTO金虎贤透露,在西藏拍摄《盲界》时,现场的拍摄环境很不好,打光也受到了影响。为此,互动视界在VR拍摄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在沙龙中,金虎贤也分享了几点拍摄的经验。“一是增速率的问题,传统的视频使用25-30帧的比较多,但是ladybug中,我们用了16帧,就感觉画面一直在跳;如果使用了gopro方案,它时间有限,只能拍十分钟,因为机器发热严重会死机,所以长时间使用的话,还是用16帧到26帧的设备比较好;一般输出格式是MP4,但是现在很多人不是很懂VR视频,所以最后的播放格式没有把握好;以后可以考虑使用一体机拍摄,这样后期处理起来会比较方便。”金虎贤说。金虎贤团队拍摄的全景视频《盲界》是西藏首部VR纪录片,这是对VR纪录片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实际上,这部VR视频不仅全面展现了西藏盲童的生活场景,VR的形式还能够让人们与片中的主角更加贴近。VR新闻能够满足人的猎奇心理付丁从自身拍摄VR视频的经验来解读了目前的业内情况。付丁表示,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全景相机他都使用过,但每个硬件都有问题。“比如gopro方案的缺点是机器容易发热,拍摄持续时间短;双鱼眼的缺点是清晰度差,而且接缝问题难以解决。即便是前期拍得好,后期是否有好的平台保持原效果播放呢?”付丁由此提出了一个疑问:我们真的需要360°视频吗?“我们习惯于坐着看视频,顶多左右摇头,很少会往后看,所以360°的意义不是很大,当然商业应用另说。”对于全景新闻,付丁认为这是最能引发观众猎奇心理的视频题材,“全景新闻有点像以前手抄书刚出来那会,大家都好奇,都希望看看里面是什么,现在VR眼镜价格也不贵,看VR新闻很容易实现。”本次沙龙会上“砖家们”讲述了各种VR全景视频拍摄的技巧和误区,希望对观看本文章的你有所帮助!

2016年06月16日

新手必看 VR头戴设备十大误区

新手必看 VR头戴设备十大误区

新手必看VR头戴设备十大误区最近我们发现,不少网友会对VR设备产生很多疑问,有人会说长时间戴着VR设备眼睛会近视吗?甚至还有人质疑眼睛是否会瞎?因此小编觉得有必要总结分析一下,让大家能够更清楚的认识VR虚拟现实,并去接受它。误区一:头戴显示器很早就出现了现在只是VR的炒作现在的VR市场火热我承认是有一部分概念炒作的因素推动,但前提是VR在技术上的确已经有了突破,达到了民用级别的体验。一方面是OLED液晶屏的技术发展让体积和分辨率可以让人满意,另外一方面是各种传感器和软件优化把延迟降低到了不可察觉的程度。虽然SONY在几年前就推出过三代的头显,但这个与现在我们所说的VR是不一样的。我们所说的VR(显示器),相对于过去,不仅仅是像3D电影般的体验,而是加入了360度无死角的自由视野,从而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沉浸感。这份”沉浸感”,很难通过语言去描述,只有真正去体验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美妙。误区二:现阶段的VR解决不了晕的问题“晕动症”好像是伴随VR出现的一个新词,大概的症状与晕车晕船差不多。很多人在第一次体验VR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症状,这也造成了很多人的顾虑。本质上来说,我觉得导致它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你没动,但是看到的画面动了;另一个是你动了,但是画面没跟上。晕车晕船的原因跟第一个因素也有直接关系,所以在进行VR游戏设计的时候,需要尽量避免被动的身体移动和转向。这种情况导致的症状轻重,跟个人体质有很大关系,而且随着体验次数多了之后是可以减轻或消除的。所以,这个因素是可以通过游戏设计和体能训练消除掉的。那另一个因素呢?主要看硬件和软件的优化,也就是延迟的优化。所以,在选购VR硬件和游戏时,必须把延迟,FPS等做为首要的筛选标准,那现阶段的手机VR产品几乎全军覆没了。误区三:VR显示器只是一个壳子加两个镜片与Google纸盒区别不大买Google玩玩就行了很多人都会问,Oculus和Cardboard都是VR,为什么价格差了上百倍?Cardboard(包括国产的各种塑料版本)能够提供基础的VR体验:3D,环绕,沉浸感。但是,很多人体验过后就不会再有动力进行再体验了,为什么呢?因为它的体验不够好。一方面,手机VR受限于机能的限制,只能展示一些非常简单的画面,完全达不到”现实”或以假乱真的程度;另一方面,由于手机VR的转头是依赖手机的陀螺仪进行计算的,延迟非常大,再加上手机屏幕本身的刷新率和延迟,造成了转头时画面无法及时更新到正确的位置上。这不但破坏了VR的沉浸感,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不适。之前我翻译的几篇文章已经明确说过,要想达到良好的VR体验,延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必须在20ms以下,Oculus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优化工作。目前的手机VR方案,除了GearVR没有一个达标,所以,基于手机的Cardboard(或XX镜)并不能代表现阶段的VR技术和体验,有机会还是要尝试Oculus/Vive/PSVR。误区四:近视眼玩不了啊,普及不了有什么用事实上,经过良好的工业设计,近视眼是可以在戴眼镜的同时佩戴VR显示器的。我个人就是个近视眼,天天带着OculusDK2做开发,并没有什么不方便,比去电影院看IMAX3D戴两层眼镜强多了。不过,有些头显的设计的确对近视眼镜考虑不太好,如HTCVive,GearVR,以及国产的几个。这方面SONY的PSVR做的最好,佩戴舒适性相当不错,再次证明了”索尼大法好”。误区五:VR头显只是一个显示器,并不会产生新的游戏体验我在一开始接触VR时也是这么想的。做为相对来说比较”核心”向的玩家,对游戏的品质要求都比较高,而VR最初只是换了个显示方式,并没有带来新的玩法和体验。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各种VR周边的操作设备已经随着VR市场也火热起来,比如跑步机,体感控制器,动作捕捉等。其实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在虚拟世界中还原”现实”的操作体验。我们团队也在VR中尝试了各种像LeapMotion/RealSense/Hydra/Wiimote之类的设备,最终把Kinect2与Oculus结合实现了一版还算满意的操作。误区六:眼睛离屏幕太近或时间长了会瞎吧每当有一个新事物出现时,总有人想当然地以为对身体不好,这就是像”照相机能摄魂”,“手机致脑癌”,“WIFI会流产”一样。眼睛虽然离屏幕是很近,但是并不是聚焦在近距离上,因为有凸透镜的存在,你看的是几米甚至上百米远的东西。比起躺床上看手机来说,眼睛受的伤害小的多。如果非要挑一个可能对眼镜有负面作用的因素的话,我想低刷新率才是值得关注的。所以,请不要长时间体验基于手机的VR产品,因为它们的刷新率多数连60FPS都不到,会导致视觉疲劳并引起晕动症。想像一下在虚拟世界中,不但只能看,还有身体和双手了,可以抓,扔,拍,打,摸……这其实才是VR带来的全新用户体验,从游戏设计上也可以产生新的玩法。所以,良好的VR体验,必需配合自然操作习惯的控制器,这也是手机VR方案目前无法实现的。从三大VR厂商的硬件路线看来,目前大家的选择趋于统一:双持控制器。这算是在成本,技术和体验之间的一个平衡点,未来的游戏可以参考这个方向进行设计了。误区七:VR对比AR相差太远,只有AR才是未来我不是很认可这个观点,因为它们的领域是不一样的。对于游戏来说,我们更喜欢虚拟的,幻想的,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比如仙侠,魔幻,科幻,二次元等,这些是在现实世界中接触不到的东西,是常人难以想像的。所以,VR天生就是为游戏而生,因为它可以带给我们从未有过的体验,把幻想变成现实。而AR的应用领域更广一些,我想它更适合各种行业应用,未来可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目前的硬件技术来说,VR已经接近民用标准,而AR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总的来说,它们在技术上是非常相似的,所以也有人提出”混合现实(MixedReality)”的概念,把它们当成同一种技术的不同应用也未尝不可。误区八:我体验过很多demo,都太卡了,全是残影,现在的硬件不成熟如果你体验的手机VR,这个是硬件原因,建议体验下Oculus。如果你体验的是Oculus,那要么是主机性能不够,要么是游戏优化太差。造成这个现像的原因本质上还是延迟,硬件厂商给我们提供了足够低的延迟,软件开发者也要给力才行。通常VR显示器都有一个FPS的要求,这个FPS是最高的FPS,同时也是最低的FPS。与传统游戏不同,60FPS的游戏偶尔掉到30FPS也不会什么明显的体验差异,但在VR游戏中,低FPS直接导致转头时严重的拖影/残影现象,进而引起身体的不适。所以,VR游戏的体验差并不一定是头显的原因,多数跟内容和显卡有关系。以OculusRift消费版为例,像素处理压力是主机游戏的7倍,所以想要流畅地进行体验,一块高端显卡是少不了的。误区九:体验过OculusDK2,分辨率真是太低了DK2只是开发版,并不能代表现有的硬件水平。以明年(2016)的消费硬件为例,分辨率提升到接近2k的水平,像素密度已经不是影响体验的主要因素了。虽然仔细看还是能够看到像素点,但已经不会因为锯齿和纱窗效应让人出戏了。误区十:做为一个电竞高玩,VR游戏太失败根本没有发挥出我的正常水平其实对于电子竞技来说,本身就是与游戏相关的。而VR游戏的操作设备已经不适合键盘鼠标了,而是接近于自然操作体验的设备,所以,操作水平是需要重新进行评估的,标准也不再是APM之类。以我体验过的BulletTrain为例,射击的准确性就像真枪射击一样,同样需要很好的技术。我想以后的游戏操作水平,会更加看重全身的协调性,操作可以做得比现在的游戏更加具有乐趣和挑战性。总之,VR游戏在技术层面已经做好了准备,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虽然在分辨率,无线传输,重量,操作等方面还有改善空间,但目前阶段已经真正可以提供大众可以接受的体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它。

2016年03月01日

HTC董事长王雪红押宝VR:HTC恐陷产业误区

HTC董事长王雪红押宝VR:HTC恐陷产业误区

HTC董事长王雪红押宝VR:HTC恐陷产业误区从全球范围来看,三家顶级的VR阵营分别是Oculus、索尼和HTC,三家可谓是各有所长,在各自的领域都有长足的影响力。在VR行业,硬件成本始终是重要的话题,而价格或许直接影响消费者对VR的初期的接受程度,而反之,出货量似乎决定这硬件成本的价格。HTCVivePre刚刚宣布了799美元的价格,就引发了行业诸多的讨论。针对这一问题,网易科技在MWC2016展会现场采访了HTC董事长王雪红,并希望通过官方最高层的答复来解决我们的种种疑问。定价799美元门槛是否太高?几天前,HTC在MWC上宣布了新的VivePhoneService(电话服务)技术,支持在虚拟世界中支持与现实世界保持联通,同时宣布了VivePre消费者版全套设备价格为799美元(约合人民币5200元)。官方宣布2月29日开始接受预订,4月1日起陆续发货,首发于24个国家和地区,包含中国大陆。在公布售价之后,一些人开始质疑售价太高。相比于目前行业的产品而言,可能很多人会把HTCVive和OculusRift去进行对标。在售价上,前者比后者要贵上200美元。但王雪红表示,799美元的价格是非常好的,这要看硬件成本的,HTCVivePre消费者版799美元包含VR头盔、两个无线VR控制手柄、空间定位传感装置、及两款VR游戏。除了头盔,VivePre的控制手柄和传感装置的成本也很高。而售价599美元的OculusRift并没有控制器,仅仅是一个头显的价格。王雪红还表示,我们从开发者层面了解到,HTCVivePre799美元售价符合他们此前预期。普通消费者可能会感觉不便宜,但是极客朋友肯定会对这款产品感兴趣。预计年销量百万台帮开发者转制VR应用由于分属不同的阵营,实力又相差无几,所以很多人都会拿HTCVive对标Oculus。王雪红表示,HTC并不想对标Oculus,但预计HTCVivePre年销售量也能达到100万台。王雪红称,对于VR行业来讲,用户需要的体验和内容,HTC目前能够提供最佳的操控体验,几乎零延迟的空间动作捕捉,以及完美的沉浸式体验画面,这些都足以吸引消费者。王雪红称,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HTC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就是“帮助移动应用开发者内容转制VR应用”,这也是HTC打造虚拟现实生态的重要环节。诚然,游戏是普通用户接触VR最好的入口,但HTC并不满足于此,还会大力拓展更多元化的内容运用到VR,这些领域包括教育、医疗等等。与Valve关系:非独家合作但共享软硬件王雪红表示,HTC目前和Valve的关系是合作伙伴,虽然并非独家合作,但却会共享硬件和软件。Valve是个300人规模的游戏开发团队,他们开发的半条命、反恐精英、求生之路等游戏风靡全世界。HTC为Valve提供了游戏的想象空间,Valve为HTC带来了突破的方向。基于这样的合作基础,HTCVivePre进步十分明显。在1月份的CES上,VivePre增加了前置摄像头和Chaperone系统,HTC方面希望通过VR环境来实现现实沟通,而不仅仅是在与VR里的人沟通,也可以通过Chaperone系统看到现实。本次MWC上,VivePre又带来了电话服务,通过电话沟通可以马上知道周围是否有人想要跟你交流,社交消息也可以看到,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自由切换。王雪红称,HTC与Valve的目标是“将虚拟世界打造到完美地带”。手机和VR对HTC来说同样重要在王雪红看来,HTCVive是不可限量的产品,不管是在硬件或软件。内容上,不管是在医疗、B2B,或者在教育、玩家方面,不管在任何领域,内容都是不可限量的。目前来看,手机和VR对HTC的重要性是一样的。王雪红表示,不管是做可穿戴的东西或者更广义的IoT的东西,以及未来不同智能手机的做法和用法,我们是看一整套的东西。所以如果说重要性的话,因为整个是一体看这个东西,当然是有重要性。王雪红并没有为HTCVive划定市场份额,只是说,希望未来几年大家讲到虚拟现实的第一个名字就提到HTC,大家都觉得是一个VR巨头。

2016年02月25日

解读红木家具市场的三大误区

解读红木家具市场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凡叫“红木”都值钱解析:并不是所有红木都值钱红木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并不是哪一种颜色或哪一种材质木材的名称。它包括了紫檀木、花梨木、红酸枝等。如果参照国家红木标准,红木对应的植物学类别有5属8类33种,其中都有一定的保值、增值功能,但空间大小不同。空间较大、价格高昂的主要是黄花梨、紫檀和红酸枝这几种名贵木材制作的家具,这和它们原材料的逐步枯竭和需求上升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些就要求投资者、购买者在购买红木家具时多走多看,多接触懂行情的人士。同种红木家具不同的价格,肯定是有说法的。一套好的红木家具至少要是优质材料做成,工艺要精巧,形态要优美。另外,古董红木家具慎买,不懂行的购买者很容易受骗,且购买回来后实用性和观赏性不强,增值性也有待考察。误区二:红木家具也甩货解析:捡漏的几率太小近段时间,记者发现有红木家具店正在清仓甩卖,原价2万元的红木古董架2000元即售,原价5000元的镜框1000元即售。如此打折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也有一些人争相购买。红木家具确实有甩卖的时候,但是让普通投资者、购买者遇到的几率并不是很大。市场上通常出现的闭店甩卖的情况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小厂家粗劣制作的。二是由于近年红木中珍稀原材料减少,这使原来有便宜进货渠道的小厂家面临着高成本运作,经营困难不得不退出。三是北方和南方气温有差异。专家提醒,在购买时,不要有捡便宜的侥幸心理,而应该带行家同行给予参考意见。误区三:能开发票就是真红木解析:敢写材质才是真红木近年来,因为红木家具市场乱象等原因,2012年8月1日起国家实施新的红木国际标准。规定了红木家具以产品主要使用木材的树种来进行名称命名,这样可以帮助消费者分辨红木家具到底使用的是什么材质。此外,还要出具产品质量卡和说明书。不过,尽管这样市场上还是有一些不法商家钻空子。现下很多人都不了解红木,其实它分很多品种。以红酸枝来说,有巴里黄檀、交趾黄檀等,其中交趾黄檀是我们俗称的“大红酸枝”,投资空间大。不同产地、品种的红酸枝价格相差甚多,投资空间也不同,而商家正是利用这个钻空子,消费者维权也有难度。

2015年08月11日

展馆建设的几个误区

展馆建设的几个误区

展馆厦门、南京、长春、长沙、西安、青岛、合肥、沈阳、武汉、成都和上海的新国际博览中心一期工程等展览设施将在近年内陆续建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展览场馆147座,展览总面积近100多万平方米。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等地今后几年还将陆续建成规模在10万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会展中心,这为举办大型展会提供了硬件支持。但随着建馆热的升温,展馆建设走入误区。误区一:区域性重复建设。为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纷纷上马新的会展中心,造成区域性重复建设,甚至出现同一城市拥有好几个会展中心或展馆情况。各展览中心之间恶性竞争,谁都吃不饱,经营亏损,难以为继。误区二:缺乏准确的规模定位。一些地方将展馆建设作为“政绩”,盲目上马,贪大求全,结果造成闲置浪费。会展中心是否要建,要建多大规模,应完全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其地理位置,展馆规模要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会展业水平相协调。误区三:将展馆建成城市标志性建筑。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展馆必然是建立在市中心的繁华地带,而且营造成本很高,展馆作为功能性建筑,它有其自身的科学性。建造设计要以人为本,国外通行的标准是单馆140米长,70米宽,在这样的空间里,观众不容易迷失方向,展馆每个角落都能尽收眼底,而且人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不易疲劳。所以,展馆建设应该以人为本。

2014年06月04日

我国会展业发展中的观念误区

我国会展业发展中的观念误区

会展专业人士总结了我国会展业发展中的某些观念误区,它们主要表现在:一、单一追求合同金额我国会展业往往已习惯于以交易金额的大小来评价展会的效益与规模。但实际上,展会的功能大小并不仅仅体现在所签合同金额的大小,大部分功能还在树立和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更新和密切与现有客户的联系、结识新客户、显示市场参与、推介新产品、巩固现有产品的市场价额和收集信息等方面。二、盲目攀比展馆面积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提导之下,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修建大型会展场馆的狂潮。事实上,场馆面积只要能满足相关行业的需要就可以了,我们要求的是真有比较优势的规模,而不是盲目扩展的规模。三、一味强调客流量这种错误的观念也与会展企业的短视行业有关的。从参展商来看,在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参展商交纳的展位费是会展公司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因此不省主办者为眼前利益,为填补场地空间而一味招收集参展商。事实上,如果没有行业内的主要合作伙伴和大客户的参与,拉来再多参展商也办不出真正有效益的品牌展会。从参观者来看,办展企业追求的不应是观众的数量,而应是观众的质量,即真正的具有实力的专业客商和买家等等,只有这样的观展者,才能实现企业参展的目的。四、过份担心客源流失过分担心其它办展者在空档期插入同类展览,抢走客户,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困扰下,一些办展企业有时不得不违背规律,将办展时间密度加大。实际上,展会的时间安排必与相关市场需求相一致。展会只要随时保持与相关行为的紧密联系,观察和鉴测市场变化,就有了培养客户忠诚度的资本,不怕别人抢走资源。

2014年06月03日

新展馆建设的4大误区

新展馆建设的4大误区

新展馆建设的4大误区随着海口会展中心的破土动工,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股展览馆的建设高潮。如今浙江农展馆已经竣工,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已经正式投入使用,而四川的国际会展中心也扩建在即。这一切的表现,都预示着中国又再一次的步入了展馆建设高潮。据目前权威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展览场馆158个。全国展览馆的室内展览总面积为322万平方米,室外展览总面积2217743平方米。其中,全国三大办展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情况是:北京地区有展览场馆12个,室内展览面积234400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148800平方米;上海地区有展览馆10个,室内展览面积189596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64000平方米;广东地区有展览馆21个,室内展览面积830305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820853平方米。据中国展览馆协会秘书长王云民介绍,这项调查统计不敢说是最权威,但还是比较细、比较新的。而且此次调查的展馆不含1000平方米以下和长期陈列用馆。中国展览馆协会理事长梁文表示:目前我国的室内展览面积已经超过了办展面积比我们大得多的德国。近几年,我国各地方展览馆的建设的确很热,几乎每个省会城市和其他大中城市都在新建、扩建、改造展览馆,规模很大,速度也很快。俗话说,萝卜切快了不洗泥,大规模、快速度的展馆建设尚存很多问题。在记者采访中,梁文理事长坦言目前我国展览馆建设中的四大误区。建好展馆就能挣钱?———莫忘展馆公益性特征目前,许多地方认为建设展览馆就能振兴地方会展经济。但看看眼下全国20多个新建展览馆的实际运做情况,几乎无一赢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局面?梁文认为,展览馆赢利的关键是增加场地的使用率以及提高单位面积的出租金额。这不是随着展览馆建设的完成而能够自然实现的,而是需要展馆经营者不断地完善配套功能和设施、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梁文同时指出,以为展馆不赢利就是展馆建设项目失败的认识不客观。展览馆是一个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因此,衡量一个展览中心建设得成功与否,并不仅以它本身是否赢利为标准,而是要充分考虑它的公益效果,要以综合指标来衡量。建好展馆就有展会?———倾听Market呼唤梁文说,在去年的“中国国际会展论坛”上,一位国外展览专家对中国展览业直呼三声:“Market!Market!Market!(市场、市场还是市场)”只有先形成了展览市场,才要不断地完善展览的设施与功能,是展览市场创造展馆,而不是展览馆创造展览市场。现在,业内认同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会展中心,也有不同意见称还要包括以大连或长春为中心的东北区,包括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区等。包括重庆或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区。不管怎么说,大家能公认这样几大展览中心,说明他们的市场发育比较成熟,其建设大型展览中心要求也就更强烈。梁文认为合理的展览馆布局,应该按照展览市场的发育程度来确立。针对目前各地展馆建设存在的区域合理性和全国范围内的不合理性的矛盾,梁文用“路灯原理”指出了其中症结所在:一条街上的路灯只要达到一定密度就能起到照明作用,增加一盏就是浪费资源。但非有人以为我要自己拥有一个,别人不能用,给这种公共产品人为地赋予了排他性。许多地方在建设展馆时,把展馆看作一个自有产品,不考虑地域的布局情况,而一味要自己建展览馆,一方面导致重复建设的问题,形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大家分开建展馆必然造成资源的分散,所建展馆从规模到配套等方面又满足不了展览市场的需求。这就像一口饭,大家你挣着吃一点,我挣着吃一点,结果谁都吃不饱。其实,展览馆是一个公用产品,它不具备排他性。展览场馆的建设要充分考虑非排他性特点,同时要站在全国的高度来看待区域经济的特征,用以确定展览馆的布局。从这个基础上再来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根据当地展览市场的发展规律来研究展馆建设的规模和特点。梁文举例说,长春建了一个展览中心,主要是满足当地的四大展览会,一是汽车展,长春是全国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二是农业博览会,吉林是个农业大省。第三是教育展览会,长春是个大学城。第四是长春电影节。长春的展览馆建设是围绕着区域经济的特点来进行的。大连也如此,围绕本地的区域经济,像海洋博览会、服装节就办得很成功。他指出,目前许多展览馆使用率非常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很好的研究当地的展览市场。建好展览馆就能管好?———船到桥头未必自然直据了解,目前,有许多展馆建设者在建好展馆后就留下来对其进行管理,或是政府机关转到展馆进行经营。梁文认为这样的经营管理思路有问题。他指出,展览馆的管理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其管理类似于饭店的管理,要求在管理中要有一些硬性的指标。一是场馆的利用率,在国外一些好的展览馆利用率指标能达到70%以上。第二是要看展览馆中的每一平方米的租金是多少。第三是要看回头率,这体现着客户的满意度。第四是观众的满意度。用这些硬性的数据来统计,才能体现管理的效率。量化了就能看出差别,也更好地改进管理工作。据梁文的了解,我国的展览馆在日常管理中对这些指标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在经营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管理薄弱导致的。另外,展览馆的维修和保养在其管理中也很重要。有很多展览馆没几年就破败不堪,经营不下去了。目前许多展览馆还是事业单位,但梁文认为,体制的影响并不是导致目前展馆管理不善的根本原因。他提出,展览馆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不是其经营管理的关键,主要是看它的专业化管理程度,专业化管理人才是否具备,但目前的问题是这种管理人才欠缺。体制是影响人才发挥的要素,但前提是要有管理人才。“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句俗话用于展馆建设很难成立。目前不少新建展馆象宁波、苏州等地都在考虑通过招标的方式聘请专业的展览中心管理来进行管理,这个思路不错。展馆要成为标志性建筑?———要了“面子”苦了“里子”据了解,我国有些城市都将展览馆建成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但梁文对该类展馆的调查发现,目前凡是把展览馆建设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几乎都陷入困境。梁文指出,从世界展览馆建设的情况看,不管欧洲还是美国,他们虽然建筑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实用的原则,而不是建一个很大的建筑放在那里让人看。建筑要符合展览的特点,而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了环保、交通等等方面。而我国许多地方在建设展馆时不考虑展馆的特性,而一味将其建成标志性建筑,这种建设结果往往会导致展馆投资过大却又不实用。梁文指出,标志性建筑使建设成本加大,无形中也就加大了其经营和运转的难度,使其经营和管理等各方面都面临很大的压力。据了解,我国的许多地方展馆的建设从决策到建成不到3年时间,这样的建设速度也世界上罕见,而著名的德国幕尼黑新展览中心的从立项到建成用了13年,其中大部分时间花在前期论证上。梁文认为合理的新展览中心建设需要在前期的论证中投入大量时间,论证内容主要包括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融资和回报、环保、交通等几项。梁文说:我国展馆的建设不注重前期的论证,在建成后必然存有许多问题。这主要在展馆建设中存在着观念的误区。指出这些误区,就是希望大家能从中跳出来。

2014年04月03日
1

热门标签

热点阅读

    全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