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阅读

展览业相关的文章

expoon网展聚合所有展览业相关的新闻资讯,为你提供最新的相关行业报道。

青岛国际机床展正式通过全球展览业协会认证

青岛国际机床展正式通过全球展览业协会认证

2016第19届青岛国际机床展全球展览业协会(UFI)是迄今为止世界展览业最重要的国际性组织。其核心任务是对国际性展会进行权威认证,对展览会规模、历史、国外参展商比例、国外观众比例等有着严谨的要求和审核。展会经其认可,无疑会成为高品质、国际性贸易展览会的标志。JNMTE金诺机床展始办于1999年,每年在全国机床工具产业需求核心城市济南、广州、宁波、青岛、沈阳等地分期举办,为海内外上千家展商与数十万专业用户搭建采购洽谈、技术交流的平台。其中,青岛国际机床展已成为环渤海湾地区规模最大的机床行业盛会,在展出规模、展出面积、参展人数、观众数量上保持多年持续性增长。2016年8月2日-6日,第19届青岛国际机床展再度重磅出击,将在青岛国际博览中心(即墨温泉二路7-1号)盛大举办。展会以“智能制造对话工业4.0”为主题,将设置七大展馆,75000平米展览面积;预计有超过750家企业参展;超过8万人次的专业观众前来参观洽谈。展会同期举办30多场同期活动,主要包括:中国工业机器人高峰论坛、中国制造业互联网大会、智能制造对话工业4.0高峰论坛、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高峰论坛、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高峰论坛、母机节机床工具团购活动、中国先进冲钣技术与装备研讨会、机床展与啤酒文化创意活动等。喜获UFI认可,成为金诺机床展发展过程中新的里程碑!也是金诺青岛机床展走向国际的重要一步!展会将继续以“成为全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机床行业展会”为奋斗目标,以“让客户、合作伙伴、员工、股东合作共赢;让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为企业使命,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存在”,用“专注、专业、创新、诚信”的经营理念,不断满足展商的需求,搭建展商与用户合作交流的优质平台!

2015年11月18日

展览业进入一位数时代更应提质增效升级

展览业进入一位数时代更应提质增效升级

展览业进入一位数时代更应提质增效升级2015年3月,外观呈“四叶草”造型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将全馆启用,上海将拥有100万平米展览面积,成为世界上展览面积最大的城市之一。建设国家会展中心是商务部对中国展览业发展的战略布局,象征幸运的“四叶草”会给2015年的中国展览业带来怎样美好的希望?编者日前从上海举办的主题为“转型中的中国展览业”国际会展业CEO论坛上获悉,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展览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是欧洲、北美之外全球最重要的会展市场,也是国际会展界共同关注的新兴市场。但值得关注的是进入2014年,我国展览业持续多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的趋势首次向一位数的中速增长转变——展览业也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014年全国共举办2432个经贸类展览会,比2012年增长17.68%,比2013年增长4.2%;2014年全国展览会总面积约7110万平米,比2012年增长约17.97%,比2013年增长约2.6%。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总裁蔡国枫认为,展览增长速度放缓,出展及展览工程相关产业链缩减,产值相对稳定,展馆建设除北京外均放缓,是展览业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中国展览业将进入缓慢增长期。论坛上许多国内外专家认为,从服务增值中要效益、从智能技术中要效益、从低碳节能中要效益,加快展览业的转型升级,应该是新常态下我国展览业实现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应对之道,推动展览业提质增效升级,才有可能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展馆服务应该注重展馆和服务增值,提升质量效益。改造硬件设施,提升展馆质量,是展览业迫切应该着手的一件大事。据中展集团统计,每年办展20个以上的87个展馆16个建成于20年前,40个建成于10年前,基本都到了出现安全风险,需要更新维修的时限;制定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全行业共同来遵循,是形成和谐高效的展馆服务环境不可或缺的环节。一批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正在制定,展览活动安全管理坚持依法行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提高展会质量,向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是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趋势。给国内增长很快、已占总量四分之三多的专业性展会的建议是准确定位展会主题,综合运用展览技术,组建专业组展团队,实施差异化运作。——新技术应用应该注重平台和智能技术,建设智慧展览会。展馆应通过搭建展览信息大数据平台,汇集主办方、参展商、观众以及展会服务商的各项数据,并通过与各方共享数据,实现O2O的线上服务,更快地走从线下到线上的道路;通过展馆电子门禁系统,展馆与主办方能及时掌握观众信息,同时展馆与主办方通过采用电子门票、手机门票、短信门票、网络二维码门票等先进门禁技术使观众得到更好服务体验;展馆还应大力建设Wifi热点,不但提升信息服务水平,更可以通过Wifi技术提供展览路线导引、展览区域介绍、展商与观众实时对接等精细化服务;未来应向展览服务操作平台的方向发展。实现展馆各个服务板块流程的线上服务,既能提高服务效率,又能为平台运营者产生增值效益。——低碳节能应该注重改造硬件设施,倡导绿色办展、建设生态展馆。改造展馆、建设展馆时应引入生态理念。未来展馆建设应多考虑一次性投资、长期性受益、节能环保的技术手段,建设生态展馆;坚持绿色办展理念,通过价格杠杆引导使用环保材料,减少木混材料,避免展馆内尘土飞扬、异味难闻的现象;实行展馆、材料制作、仓储的一体化服务,同时也可创造增值效益。

2015年01月27日

上海展览业的发展对策

上海展览业的发展对策

展会现场状况根据上海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建设国际展览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近期上海在推进展览业发展方面拟采取以下对策:1.成立市展览业领导小组。鉴于上海展览业正处在超常规发展时期,各区和各支柱行业兴办展览的热情正在空前加强,有必要由市外经贸委出面提请上海市政府成立“市展览业领导小组”,并由主管外贸及外事工作的市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在每年末由该小组负责召开全市性的展览业工作会议,就发展框架、相关政策、重大事项等涉及范围广、领域多的代表性问题进行工作性磋商和协调。2.在市外经贸委下设展览处或展览服务中心之类的常设机构。该机构主要对上海展览领域的经常性业务负责指导,并且在年末负责“市展览业工作会议”的组织事项。在“市展览业工作会议”闭幕之后,该机构要负责落实和监督有关决定和政策的实施,并牵头协调展览业务快速发展进程中必然遇到的和市外办、建委、公安等有关委办局相应机构的工作关系。与此同时,该机构还要负责和各区职能部门及市级行业协会间的沟通,并对相关政策的调整适时提出建议。3.加强展览业品牌建设力度。其最大功效是在于经过一段时期的信誉维护,造就一批名牌展览;而且对展览名称可以给予类似商标式的保护,以制止展览雷同、撞车和档期过密状态。就上海经济发展需求而言,“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应着重支持支柱产业、都市型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展览,并从财政、税收等方面提出实质性的政策建议,而对于低水平、低层次的展览则要根据评估情况予以纠正或取消市场准入资格。4.与在沪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建立积极的业务联系。预计到2003年底,在沪设立地区总部的500强序列的跨国公司将达到100家。上海应和这些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建立积极的业务联系,争取其年度性的全球商品或技术、服务之展览活动安排在沪举行,同时也争取上海成为其举行最新商品和技术推介、展示活动的首批国际大都市之一。这样有助于上海成为国际流行商品和流行品牌的发源地。5.加强和其他国际设展权威机构间的联系。在即将开始的新一轮多边自由贸易谈判中,展览业也将可能列为服务贸易领域自由化谈判的一项内容。因此,上海加强和国际设展权威机构的联系已变得十分迫切。近期还要多和国际博览会联盟(UFI)进行沟通,推介华交会、工博会、亚太信息论坛、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等上海资质信誉度较高的展览,争取通过其认定而能使用UFI的标记。能使用其标记则是成为国际名牌展览的重要标志,对于上海展览经济和自身形象意义重大。6.与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的城市建立政府间的联动机制。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也是“中国制造”概念的主要代表,包括上海在内共有15座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其中有的城市如杭州等在物流、展馆、信息等展览业务能力方面也有相当的优势,这就有必要加强城市政府间的磋商,实行展览业务的错位竞争。与此同时,上海要加强服务意识,利用周边城市及大企业融入上海或借上海出击国际市场的势头,争取在2004年左右上海展览活动能成为长三角商品走向世界市场的一个重要通道。7.积极展开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工作。市外经贸委首先要引进一批急需人才,同时要将展览业务人才的培训纳入上海市的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在培训方面可以海内外并举,一是由市外经贸委牵头并选拔全市范围内的涉展人员赴海外相关机构研修;二是和上海着名高校合作培养本科人才,如交大已获得国家授权可自行设置本科专业,市外经贸委可和其磋商共同设立展览本科专业。8.建立展览业务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如每周一上午,在固定的地点(某场馆)由市外经贸委派专人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展览业务的近期事项和公众感兴趣的话题,和媒体展开充分的沟通,以期扩大社会影响和培养参展群体。

2014年08月22日

我国展览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展览业的发展趋势

展览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加入WTO以后,展览业面临着新的形势,与其他行业一样,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从总的趋势上分析,呈现如下点。一、入世将带动中国展览业更快发展展览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和产业两大因素。中国是世界最大、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展览是促进市场开发、内外贸易发展的一种最有效手段。中国企业要开拓海外市场将更多地赴国外去参加展览会;外国企业想进入、巩固中国市场将更多地到中国来参加展览会。国内、国际两个庞大的市场和中外企业对展览的需求,以及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辐射力,决定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二、入世将加剧中国展览业竞争入世后,中外展览组织者之间的竞争,国内各展览组织者之间的竞争,展览场馆相互之间的竞争,中国各展览城市之间的竞争以及中国展览会与周边国家及世界其他国家相同展览会之间的竞争会愈演愈烈。中外展览组织者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外国展览公司的优势在于它有较完善的营销网络、雄厚的资金、高质量的人才、健全有力的组织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而中国展览组织者的优势是有丰富的国内客户资源、熟悉中国市场情况,也具备一定的组织服务经验。外国企业参加中国展览会主要目的是冲着中国市场、中国客户而来,而中国组织者在国内市场国内客户方面比外国展览公司拥有更多、更大的优势。同时,我们还具有文化优势、人文优势。如果我们在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提高组织服务水平方面下大功夫,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外国展览公司的进入。当然,我们要看到我们的不足,要看到外国展览公司的长处,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三、入世将推进中国展览业的整合目前中国展览业有“三多”:展览数量多、主办单位多、行业重复办展多。这“三多”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一个“乱”字。随着展览市场秩序的逐步规范、竞争的加剧,中国展览会的数量会逐步减少,但展览会规模会越来越大;办展单位会越来越少,但有实力、有影响、资金雄厚的办展单位会越来越多;重复办展现象逐渐减少、但品牌展览会会越来越多。我认为,中国展览业的整合势在必行。整合使展览会更加专业化、更加贸易化、更加品牌化、更加市场化。四、入世将促进我国展馆设施水平更快提高对我国展览业来说,展览馆就像火车头,是展览业发展的基础,场馆的条件对展览业发展影响很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展览场馆约140多座,展览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入世后,随着展览业的进一步发展,北京、广州、上海、天津、深圳、宁波等地今后几年还将陆续建成规模在10万~20万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会展中心,一些省会城市也将建成一批中型会展中心,这将从展览硬件设施上大大提高我国展览业的水平,为举办大型展览会创造了条件。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新建展馆不要盲目,贪大求全,以免建成后造成闲置浪费。五、入世将促使政府办展活动逐步减少入世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办展行为一定会逐步减少,而政府对展览会的扶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大。政府将从广泛办展的前台退至后台,转向通过制定相应政策为展览业的健康发展搭建平台。展览活动不再是政府直接搭台,企业唱戏,而主要是政府扶持,展览会的办展主体———商会协会、专业展览公司搭台,参展企业唱戏。六、入世加快展览审批管理制度的改革根据WTO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现行的展览审批管理制度应该取消。但是从我国展览业现实情况看,目前的审批管理制度短期内不会也不应该马上取消,取消的条件还不成熟。七、入世将加速我国展览市场中外价格并轨“对中外展商收费标准应统一,展览场馆对国际、国内展台场地租金应统一,展台搭建费、水电费、管理费应统一,中外展商应一视同仁”,这是外国展览组织者和外国参展商的强烈要求和呼声。他们的要求是合理的,但是我国展览市场的现实决定了不可能在入世后马上价格并轨,这也需要时间、需要条件、需要市场本身的发展。八、入世将推动中国展览业实现行业自律中国展览业目前没有全国性行业自律组织,没有实行行业自律。目前展览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市场的一些不规范无序行为,都与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展览行业自律组织、没有行业规范有很大关系。在不久的将来,代表展览行业利益的全国展览行业协会的成立势在必行,也是展览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2014年07月15日

未来展览业呈六大趋势发展

未来展览业呈六大趋势发展

未来展览业呈六大趋势发展(一)市场总量快速增长展览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市场和产业两大因素,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富有潜力的市场,同时也是门类齐全的产业大国。巨大的市场购买力,丰富的低成本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不仅能促使我国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和加工中心,同时也为我国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会展中心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十五期间,我国展览收入以平均每年约20%速度递增,展览市场总量迅速增加,其原因主要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拉动;中国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的拉动;国家进一步启动内需的拉动;地方政府重视展览业;展览业国际化程度提高,等等。我国展览收入占GDP比重2005年仅为0.09%,发达国家该比例为0.1%-0.2%,显然我国展览市场在十一五期间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很快,但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02年全国服务业的增长值只占GDP的3.7%,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也远远低于世界一般水平,因此中央政府在一些重要文件中多次强调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属于服务业的展览业也必将更快发展。中国会展经济方兴未艾,目前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发展潜力还很大。2004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的5%,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7%,但目前中国展览业的年产值约为80亿元人民币,仅占全球展览业年产值的0.3%。随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以及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今后中国会展业正面临难得的机遇,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十一五期间中国展览收入占GDP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展览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增长幅度可望高于“十五”平均水平。可以预言,2010年以上海世博会为标志,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展览大国。(二)产业化趋于加快随着中国会展市场的快速扩大和对会展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会展越来越被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看待。为了促进会展业的持续发展,中国从政府、企业和行业中介组织三个层面进一步推动会展业的市场化进程,政府主要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和促进服务,进一步确立会展企业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服务和桥梁作用,大力发展会展产业。我国将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逐步建立健全展览业的行业管理体制。中国商务部将在内外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展览业的统一管理体制。对展览业的管理将从项目审批转向行业管理和政策调控,加快促进展览业的市场化。在管理方法上,商务部将建立与展览业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与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制定发展政策。正确引导展览场馆和配套设施的建设,防止出现盲目建设。很多地方政府设立会展统一管理机构,根据展览行业发展所需的环境和配套设施要求,对交通、通讯、旅游、商检、海关等展览业务所涉部门进行协调,使展览业与这些部门、行业在互动中协调共进。商务部计划未来若干年内将重点支持100个品牌展览会,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航母”,并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赴境外单独或联合办展。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展览企业数继续增长,企业主办展会数的比重不断提高,政府主导型展会加快市场化改革,展览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与发展,展览策划、展览广告、展览设计、展览运输、展览工程、展览旅游等相关产业链快速拓展。(三)专业化比重增加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展会主题正由综合化趋于专业化,办展主体和办展方式也趋于专业化。1.展会主题由综合化趋于专业化。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会展追求的都是综合化,强调小而全,结果造成展会特色不鲜明、规模普遍小、吸引力不强。未来的行业性专业展会将会更有生命力。近年来,我国展览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专业性展览会数量不断攀升,协会、企业办展以专业展为主,政府主导型展会也向专业化发展。在十五期间新增展览会项目中,专业性展览会占比重逐年走高2.展览分工专业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展览从业人员没有明确分工,多种职能集于一身,同一批人既是展览组织者,又是展览管理者,也是展览项目的实施者,从展品征集到展品运输、展品布置直至为参展者提供吃住行服务等均由同一批人承担,展览业缺乏科学的社会专业化分工协作,必然效率低下。未来展览业必须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局面,会展配套服务公司的经营范围将进一步专业分工细化,展览评估、展览咨询、展览设计装潢都是颇有前途的行业。3.展览从业人员专业化。我国目前展览从业人员很多是半路出家,未来会展从业人员必须接受正规的会展教育培训,整体素质大大提高,特别是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的业务素质,需要有很高的工作热情、最好的服务精神、宽阔的思路、敏锐的洞察力、超前的预见性以及熟练的外语,熟悉现代国际展览业务,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业人员的总体知识水平就是展览业管理水平的体现。4.观众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组织观众工作将变得更加重要,高质量的观众对一个展览会的成功与否将起到关键作用。未来大多数专业展会观众为专业界的决策人士、贸易人员及科技人员等。(四)展会项目数增速放缓1.新创展览项目逐年减少经过十五期间展会数量的急剧膨胀,各行各业的展览会题材已经得到很大程度挖掘,新创展览项目越来越难,必然逐年减少,另一方面,展会的总数量作为基数不断增加,很显然,展览项目总量的增长速度必然逐年下降,十一五期间该增速还将进一步减缓。2.展览项目竞争整合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未来我国展览项目竞争整合在所难免,劣次展览项目加快淘汰,展览并购将现高潮。国际展览业看待展览会并非局限于展销产品的概念,更多考虑的是树立产品形象或企业形象,追求一种长远、持久的品牌效果。世界上所有会展业发达国家,都重视会展的品牌效应,都拥有自己的品牌展会和会展名城。中国会展业实现品牌化经营也是必由之路。未来中国的展会将重新整合,有的展会在竞争中壮大发展,有的在竞争中消失,有的在竞争中合并,从而涌现更多的品牌。(五)展馆面积继续扩大我国展览业发展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硬件优先发展。近年来,全国掀起了展览场馆的建设高潮,展览业的硬件设施建设大有超前发展的态势,展览场馆建设档次高、面积大、科技含量高。尽管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合理规划展馆布局,防止展馆建设过热,但是一些尚未建有展馆的城市仍然会想法设法建设展馆,如拉萨市、芜湖市不久将会兴建新的会展中心;一些城市已有展馆供不应求,需要对原有展馆进行改建、扩建,也会增加展馆面积,如合肥市正在建设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展馆计划。(六)竞争更加剧烈的趋势中国展览市场目前竞争激烈,表现在展览城市之间、展览企业之间、展览项目之间、展览人才之间的全方位竞争“白热化”。1.展览城市间的竞争我国已有几十个城市定位在“会展中心城市”或“会展名城”上,这些城市纷纷在城市基础设施、会展软环境建设、品牌展会培植方面加大投入,展览城市之间剧烈的竞争不可避免,通过竞争将逐步形成合理的展览区域布局。2.展览企业的竞争展览“蛋糕”毕竟有限,展览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展馆总量过剩,布局失调。一方面北京、上海展馆供不应求,展馆租金不断上涨,令会展组织公司压力大增;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城市展馆门可罗雀,产生巨额亏损,难以为继。近年来,外资展览公司进入中国设点,必然加剧国内展览业的竞争,进而提高我国展览业的整体发展水平。3.展览项目的竞争“十五”期间中国展览项目数量急剧增加,相同主题展览会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展览会项目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竞争参展商,竞争采购商和观众,竞争各种办展资源。今后多数展览项目将重新整合,总体上将朝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国展览会展位价格水平总体仍然偏低,但由于企业参展将更加理性,展览市场竞争的结果,劣次展会和“形象展会”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品牌展会不断涌现。由于展位价格充分反映展会质量水平和供求关系,品牌展会的展位供不应求,其价格可数倍于平均水平,同时拉动全国展会价格的总体水平上扬。4.展览人才的竞争未来中国展览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展览人才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制定鼓励展览业发展的政策,对于展览人才采取优惠的引进措施,有成功展览工作经验的高层展览专才是各地展览企业猎头的目标。各地高校纷纷设立会展专业,培养本地展览人才。展览企业重视员工在职培训,提高员工展览专业素质。

2014年06月25日

浅析加入世贸以来对展览业的影响

浅析加入世贸以来对展览业的影响

展览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展览业已是一个成熟的服务业,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行业体系,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展览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大型展览会。因此,我们要积极研究应对措施,加快对展览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规范的培展览市场,促进展览业的健康发展。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里,在展览业来说,加入WTO所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百持久的。总的来说有这第几个方面:(一)以德国展览公司为代理的跨国公司的进入,必将带来国际上先进的展览文化和成功的商业模式,有助于刺激和促进我国展览业的成长;(二)展览业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必然改变我国传统的行政性办展方式,同时也对刚刚兴起的专业性展览会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行业性、专业性的大型展会将获得新的发展,逐渐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中国品牌展会;(三)国内展览市场的国际化趋势,必然削弱和打破国内展览市场多年分割的格局,国内展览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将不得不为了适应展览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发生就革;(四)国外著名展会的移植将不可避免地冲击国内同类展会,或者兼并,或者以合作的方式,低水平、低质量的展会将被淘汰,一大批以批文为生的办展单位面临“失业”,展会移植将起业一个兼并和淘汰的效应;(五)展览行业性组织应运而生,标志着展览业步入良性发展的发展轨道,展览行业协会将在行规行约、行业标准、市场规范、促进优胜劣汰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得以实现;(六)各地展馆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展馆的数量将在近年来出现过,在缺乏规范和协调的情况下,展馆间的价格战将一触即发,同时,展馆的服务由于竞争的压力将得到明显的提高。

2014年05月26日

展览业怎样解决“骗展”、“傍展”

展览业怎样解决“骗展”、“傍展”

展会城市如何杜绝“骗展”、“傍展”等不规范办展行为,业内人士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成立会展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自我管理;在网上公开展会信息;落实展览中心的管理责任,要求其核实展会信息,并及时向参展商公布。希望本文对你有些帮助。广州市九成以上的展会都集中在海珠区琶洲。海珠区经贸局局长方奕涛坦言,“骗展”、“傍展”的情况在琶洲地区一直都有,以前不算很严重,可是自从2010年七月,国家取消展销会行政许可后,一些业界人士反映这种现象有所加重。“我认为这是一个会展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方奕涛说,香港、上海的会展业发展,也经历了从过度竞争到逐渐规范的过程的过程。香港从来就没有展会许可证,但是现在香港的市场还是很有秩序。“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节,会展市场必然逐步走向规范。”方奕涛说,要解决“骗展”、“傍展”等不规范办展的问题,首先,“展览企业要自强,展馆要自重,行业要自律”。展览企业自强,把展览办好,有竞争力,那么其他跟风的展会是很难挖墙角的,因为展览行业天然具有“先入垄断性”。其次,展馆要自重要兼顾长短的经济利益,重视自己的风格、口碑。有的展馆不注重长远利益,纵容支持一些不规范、不是很成熟的展会,这是“要把自己的形象搞衰”。第三,会展行业要形成自律的风气。市场经济必然有竞争,但是大家要合法有序,不能乱来。方奕涛透露,海珠区正在筹备成立“琶洲会展经济促进会”,类似于行业协会。通过促进会让琶洲地区的展馆、企业有一个对话的平台。另外,促进会将建立展览会的诚信档案和诚信认证。比如,在展览企业自愿的前提下,举办展览接受促进会的鉴定,促进会就把展会的规模、数据放到网站上供所有产展商自由查询,避免参展商被误导。通过促进会这个第三方,给行业以引导,促进行业自律、形成诚信规范。方奕涛还强调,对于骗展,应当由政府相应部门严肃查处。“违法的展览就不是竞争的问题,是要坚决查处的。违反法律进行不正当竞争、侵犯其他会展品牌的知识产权,都有法律法规管束。”

2014年05月06日

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展览业的最高价值

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展览业的最高价值

展会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展览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展览的环境、设施、种类、规模、作用、影响等方面看,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的展览大国,成为亚洲的展览中心。但是,怎样从一个展览大国变为一个展览强国,则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国展览业的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如对环境重大变化的反应,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整合等问题,对产业要素和经营活动的平衡问题,对各种基本关系的理顺问题。而制定发展战略又不能平均用力,制定成功的发展战略,必须抓住成功的关键。即承认在各种问题中,只有少数的问题决定着中国展览业的效率与成果,决定着整个展览业能否做大作强,决定着中国展览业的整体成功。确定成功的关键并非易事,但是有规律可循。关键总是处在“瓶颈”上。克服最大的限制因素,就等于抓住了成功的关键。这也是一个“木桶理论”的翻版,最短的那块木条,决定着整个桶能够装多少水。中国展览业做大作强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发展展览产业群,提高展览业的附加值。那么,如何提高展览业的附加值呢?编者认为,发展展览产业群就是一项基本措施。第一,展览业的价值是一个分层次的台阶首先,展览的最基础的价值是“信息传播价值”。展览会展示的商品不同于商店里展示的商品,对观众来说,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展示品内在的信息和意义。换言之,举办展览的目的在于让参观者与参展商相互交流信息。成功的展览能够让参观者从多角度获取信息,并能够与参展商互动交流,参观者获取信息的质量就是展览的质量。因此,信息是展览的基石。展览这种信息交流形式所具有的其他信息交流形式所不具备的特性,就是它的实物性、直观性和集中性,这是展览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理由。这是展览的基础价值。展览的“集中性”的派生意义就是它的“事件性”,能够吸引众多新闻媒体,能够产生“眼球效应”,而这正是它能够派生出相关活动,开发相关产业群,提高其附加值的内在潜质。第二,展览会的品牌化发展,给展览带来了第二层次的价值(已经算是附加值了),就是“认证价值”。我们知道,“第三方认证”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通行的、重要的运行机制,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见证人”。“第三方认证”行业的兴起,说明其需求是旺盛的。办得好的展览也可以发挥这种“认证”作用,或者说,展览具有了“认证”功能。许多展览附加多种评奖活动,许多商家要在产品宣传中、产品包装上表示获得某某展览会金奖之类,正是这种“认证价值”的重要体现。第三,精心设计的展览还能带来一种“体验”,也就是给参观者一种心灵的震撼,给参观者以快乐,体验到一种前来参观之前不曾体验到的东西。“体验”是有价值的,人们花钱旅游、看文艺演出、参观博物馆等等,都是在寻求一种体验。体验价值的开发是目前商业性展览所缺少的,然而这正是从普通的展览到品牌展览,从基础价值到附加价值转化的一个关键。能给参观者带来体验的展览必定有鲜明的主题、独特的风格,必定能够激发参观者从感官到感情到思考,最终形成行动。第四,如果一个展览能够给参观者带来强烈的体验,就会在参观者心灵上形成一种“极化”、“磁化”作用,这种作用足够强烈,就可能固化为一种观念。而一个展览能够倡导、传播一种观念,就有了自己的灵魂,就能够左右消费行为,在消费市场上可能引爆流行,在生产资料市场上可能引起生产方式的革命,这是因为消费观念是巨大的消费动力。第五,展览的最高境界是成为一个消费者群体的“精神领袖”。这是从传播观念发展而来的。一个达到精神领袖境界的展览就是按照已经设定的一套清晰的价值观念,成为某种生活方式的鉴定者和护卫者,通过展览及其多种相关活动,带来人们对所倡导的概念的理解,从而为广大参展商“制造”一个通用型的价值观念或者价值信仰平台,带来巨大的商业效果。从这个展览价值提升的台阶上,我们可以看出,越往上走,越是“虚”化,其包容力越强,其附加值越高。这是一个由实到虚的过程、由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过程、由低包容力到高包容力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与相关活动的互动共生,越是到高层次,越是需要与相关活动配合进行,并且能够带动的相关活动越多。在展览发展的最高境界,展览对消费者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对参展商具有权威的领导力,其相关产业群将非常巨大,其附加值也是相当可观。

2014年04月24日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展览业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展览业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展览业国际展览会与博览会是集政治、经济、科技、商业于一身的活动场所。自展览会与博览会问世以来,国际展览业有了极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定期举行的大型展览会与博览会达4000多个。这些展览会、博览会涉足社会各领域,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为促进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的相互了解起到了积极作用。国际展览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年不仅直接创经济效益2800亿美元,还对其他相关行业(旅游、交通等)有着强大的拉动作用。正是这种对世界经济的强大推动作用,使国际展览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国际展览会与博览会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早在中世纪时代,作为展览会前身的贸易集市就定期或不定期地在人口集中、商业较为发达的一些欧洲城市举行了。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由于“地理大发现”的进展,世界各大洲的经济及文化交流很快密切起来,形成了连接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国际市场,展览会也形成了跨地区、跨国界的趋势,使国际展览业得以形成。17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以及后来的比利时、法国、美国、德国发生的产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欧洲的发达城市纷纷将其贸易集市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国际展览会或博览会,并花巨资建造常设的展览场馆。1851年在伦敦首次举行了世界博览会,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14000多个展出者参加了展览。该博览会以其壮观的玻璃、铁架预制构件结构建成的面积7.4万平方米的“水晶宫”展馆,标志着旧贸易集市向标准的国际展览会与博览会过渡。1894年莱比锡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工业样品博览会。这届博览会不仅规模空前,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大批展览者和观众,更重要的是配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市场扩张的需要,对展览方式和宣传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如按国别和专业划分展台,以贸易为主,以便商人看样订货。这种方式引起了展览界的重视,欧洲各地的展览会纷纷效仿。展览业走上规范化和市场化的轨道。展览业达到国际性的产业规模,是在20世纪70年代,也就是经济全球化形成之时。国际分工体系的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给国际展览业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掀起一股兴建大型展览中心热,并大量扩充从业人员队伍,国际展览业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世界展览大国德国现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总展览面积250万平方米,展览从业人员10万人,每年的综合产值410亿马克。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展览业,这几年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按国际展览业权威人员估算,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生产总值30万亿美元的1%,如加上相关行业从展览中获得的效益,则约占8%。对经济全球化的强大推动力国际展览会与博览会的出现,推动了世界贸易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展览会与博览会成为发达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的场所。为适应市场的变化,扩大对外贸易,展览会与博览会改变过去单纯的商品展示方式,采取样品展示、邀请专业贸易人士前来参展,进行期货贸易,以达到加剧市场竞争的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批因战争而停办的展览会和博览会重整旗鼓,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勃勃生机。当时世界著名的“米兰博览会”、“莱比锡博览会”、“巴黎博览会”被誉为连接各国贸易的三大桥梁。“莱比锡博览会”在冷战期间为沟通东西方贸易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前民主德国每年与西方国家达成的贸易额中,有三分之一来自莱比锡博览会。展览会与博览会为科技成果在国际生产领域的应用和传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首次展出了美国人贝尔的新发明————电话机,导致了通讯工业的迅速发展。同在那次博览会上,世界第一台升降机问世,它解决了高层建筑物的人员与货物的运行问题,给以后的市政建设带来深刻的变化。在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许多有利于生产发展的产品与技术都是通过展览的宣传和介绍而被社会所接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使世界市场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为全球贸易的开展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手段。网络技术不断完善,网上推销日渐推广,电子商务日益普及,相比之下,展览会的方式落后,作用弱化,成本高昂。为应对网络技术的挑战,国际展览业正向着以下三方面发展:1、大量应用信息技术,向网络寻求发展空间。展览会的“实物性”和“直接性”是网络技术所不能替代的,但电子邮件、企业网页、网上申请等电子商务手段已经在展览会组织中广泛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2、业内强强联合,增强竞争力。展览业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其利润率高达25%,因此行业内的竞争十分激烈。为降低成本,维持高利润率,国际展览业内的“巨头”们正以兼并与合作的方式建立战略联盟,进行国际化运作,如世界上两家著名的展览公司“瑞德”和“克劳斯”合作联姻,共同开发通讯计算机展览市场。3、推行全球化战略,抢占国际展览市场。欧美展览业已相当发达,为了谋求全球发展,国际展览业巨头通过资本运作,寻求低成本扩张,进入展览业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美国卡尔顿通公司以12.6亿美元的高价购下拉丁美洲约40个大型贸易展览会和相关的刊物杂志,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就直接收购了上海一个较有名气的地面装饰展览会。另外,它们充分利用广泛的业务网络,将一些名牌展览移植到他国举办。这一跨国运作,既满足了国际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抢占了世界展览市场份额。

2014年04月08日

我国展览业将进入兼并阶段

我国展览业将进入兼并阶段

我国展览业将进入兼并阶段中展集团总裁、中国展览馆协会理事长梁文指出,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展览业将进入一个兼并的阶段。梁文表示,近年来,我国展览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展馆的重复建设问题,一些地方展馆建设只是从城市形象等方面考虑。但是,并不是每个城市都要建大型展览中心,展览中心要根据区域性的特点来建设。如南京、昆明等地新建的大型展馆都面临展览资源不足、展馆经营困难的问题。展馆设施建设要根据展览业的需要来进行,一些城市由于是以城市形象的标准来进行展馆建设,结果发现建成的展馆并不太适合展览的需要。北京目前非常需要一个现代化的符合展览业特点需要的大型展览中心,但一个城市不能建多个大型展览中心,据悉北京将建多个大型展览中心。我国展览规模小、重复办展问题非常突出,我国的展览数量大大超过展览业大国德国,但展览业收入却大大低于德国的水平。不久前,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北京就举办了三个题材相似的汽修及汽车零部件展。展览业是一个规模经济的行业,重复办展不但影响了展会收入,而且也使参展商无所适从。实际上,目前我国展览业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协调部门,贸促会、科技部、文化部等许多部门分头管理,至今对全国会展业情况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统计。业内许多人士希望成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展览业协会,中国展览馆协会一直在努力希望更名为中国展览业协会。也有一些人士提出,可以参照国外的做法,不成立全国性的综合性的展览业协会,而是成立专业性的展览业协会。对于目前存在的重复办展问题,一些地方和展览集团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如上海市规定,半年内不准举办题材重复的展览会;中展集团也规定,集团内部三个月内不能办重复性的展览会。但全国大多数地区还没有类似的规定出台。梁文认为,以后展览业的政府行为会逐渐减少,重复办展也不可能通过行政手段来解决,而应该通过市场来调节,在规范市场行为方面,协会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梁文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展览业将进入一个兼并的阶段。

2014年03月26日

罗兰·弗莱克:国际化开放态度成就德国展览业

罗兰·弗莱克:国际化开放态度成就德国展览业

罗兰·弗莱克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世界会展业中的翘楚德国会展业,能带给新兴的中国会展业什么样的经验典范和不同视角?作为德国前6大的展览公司纽伦堡博览集团两位CEO中的一位,拥有多年从政、经商经历资源的罗兰·弗兰克博士Dr.RolandFleck,分享了他的看法。行业经验一开始就注重“有容乃大”记者:德国作为世界会展业的第一大国,您认为是什么样的“秘诀”造就了德国会展业的成功?中国的会展公司有可能从中学到什么?罗兰·弗莱克博士:德国会展业的成功有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德国在会展行业的发展已超过800年。二战后,德国的迅猛发展创造了很多出色的技术和产业,加上长期积累的组织活动、举办会展经验,德国的展览公司遍布大小城市,全面开花。德国的展会从一开始就注重“有容乃大”,目光并不只放在国内市场,注重欧洲各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所以,今天在德国大型展会中,海外展商比例高达百分之六七十。所以说,除了悠久的传统,时代和工业化进程中展会发展恰逢其时外,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化开放的态度成就了德国展览业的成功。记者:国有会展公司在德国会展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作为一家国有控股公司,德国政府和纽伦堡地方政府,是否会为扶持纽伦堡这样的国有会展公司提供特殊便利和待遇?罗兰·弗莱克博士:并不会因为我们是国有公司就会得到特殊支持。这与德国特殊的经济体系有关。我们是一个带有一定限制的市场经济,这种特殊情况产生了许多国有的展览公司。二战后,许多州政府和市政府把钱给展览公司用于投资新建展览场地。但如今,我们不再从政府得到补助。作为国有公司我们仍需市场竞争,也就是说,我们自负盈亏,必须获得足够的利润才能维持公司运行。目前,我们正在纽伦堡新建一个9,500平方米的展馆,将于明年一月完工。这是与扎哈·哈迪德在伦敦的建筑事务所合作设计的,我们投资了大约三千七百万欧元。这笔投资一方面来自我们自己的资金,另一方面来自银行的贷款,政府并没有给我们任何补助。中国战略未来增加在中国的投资记者:您对中国的会展业发展持什么看法?是否有相关的建议和经验分享?罗兰·弗莱克博士:我发现中国和德国以及和整个欧盟的合作非常密切,相信未来中德之间、中欧之间的经贸往来会有更多、更快的发展。良好的经贸关系并不仅造福中国的制造业、服务业,也会造福展览业。目前纽伦堡中国公司所在地上海正在新建一个位于虹桥的会展中心,面积有50万平方米。这代表了展览业的兴旺发展。记者:纽伦堡展览公司在中国有什么战略规划吗?罗兰·弗莱克博士:中国是未来很重要的市场,我们的中国子公司成立于2006年。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并不只在中国国内产生,同时也体现在与欧盟和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上。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这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成立了中国的子公司,并计划未来增加在中国的投资,为促进中德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我们在中国扮演着一个双向又活跃的角色。一方面,许多中国公司参加我们在纽伦堡举办的国际展览会,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进入欧洲市场所需的平台。另一方面,我们在中国组织展会,这也为中国及海外公司提供了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平台。

2013年12月19日

亚洲户外展成为全球展览业协会认证展会

亚洲户外展成为全球展览业协会认证展会

近日,UFI(全球展览业协会)巴黎总部传来喜讯:南京宁菲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在一年一度的UFI大会上通过了会员表决,已经正式成为UFI的注册会员;同时亚洲户外展正式成为UFI认证的展会,也是国内首个被UFI认证的户外用品行业展会。亚洲户外展UFI是迄今为止世界展览业最重要的国际性组织,是业界公认的全球性展览组织,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权威,目前已有85个国家的600多名成员。成为UFI认证展会意味着亚洲户外展在展览内容、国际化程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国际认可,是UFI对组办方宁菲公司组织办展能力的充分肯定,同时对扩大展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国际化发展等方面都有帮助。亚洲户外展能够通过UFI的严格认证,得益于展会的专业运作、宁菲公司一直以来的科学管理和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8年来亚洲户外展不断成长,多次获得政府表彰和奖项,宁菲公司也成为南京会展策划企业的典范。2006年亚洲户外展落户南京,是针对亚洲户外用品市场设立的专业展览会,受到海内外户外用品品牌商、零售商、面辅料、配件生产企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从2006年~2013年,8年间的几个数据可以看到展会的成长:参展品牌从174家增加到610家,2013年海外参展品牌占总数的34.3%;展会总体规模从2万平方米增加到5.2万平方米;专业观众的数量从6743名增加到18563名;而媒体记者的增长更显示出展会的重要性和受重视程度,2013年展会吸引了455名记者前来采访报道。亚洲户外展目前已成长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参展品牌最多的专业户外用品展,也是继欧洲户外展和美国盐湖城户外展之后全球第三大专业户外用品展。亚洲户外展随着展会规模的不断扩大,组办方宁菲公司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也在飞速提高。亚洲户外展项目团队年轻富有朝气、热爱展览、善于创新,用热情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细致的工作理念做好各项服务,提供给展商、媒体和观众性价比最高的展会服务。通过UFI认证,不论是对宁菲公司,还是对亚洲户外展,都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鼓励和督促。宁菲公司将参与UFI组织的相关会议和活动,向先进的国际展会学习经验,不断探索和发展,继续加强展会专业化运作,提高国际化水平,努力将亚洲户外展做得更加专业和强大。

2013年12月02日

热门标签

热点阅读

    全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