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展资讯360全景,全景制作,全景

网展资讯

0 篇资讯

网展资讯 >  展会速递 >  2014中国长沙国际水利工程、环境治理及疏浚技术装备展览会即将举办

2014中国长沙国际水利工程、环境治理及疏浚技术装备展览会即将举办

网络      2014-08-15 11:00      分享新闻到

  2014中国长沙国际水利工程、环境治理及疏浚技术装备展览会于2014年9月22日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由中国水利学会,湖南省水利厅,长沙市人民政府,湖南省广播电视台,中国疏浚协会联合主办,是促进中国水利与国际交流的最好窗口,是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中国水务体制改革与发展最有效的渠道。

1273624692.jpg

疏浚处理

  展会背景:

  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望,2012年中国水利学会联合长沙市人民政府、国家级长沙经济开发区、湖南省水利厅、湖南广播电视台、水利部综合事业局等单位,在湖南长沙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水利机械及施工装备展览会”,展会吸引了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恒天九五、葛洲坝机械船舶、太重榆次、斗山、愚公机械、江麓集团、黑龙江水总、山东水总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有声誉有实力的企业参展,并组织了全国各地水利业主单位、施工企业及各地水利、环保等单位的一万多名专业观众到会参观。本届展会,总结了上届展会的经验,根据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的需要,设立了清淤疏浚及生态修复展区、防汛抗旱技术设备展区、环境保护及水处理展区等国家投资力度大,市场有巨大空间的展区。展会将充分结合水利机械、环保、疏浚行业的实际需求,通过展前的调查摸底,为参展商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展会介绍

  北京江河博华会展有限公司是由中国水利学会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出资组建的。公司经营班子是由水利部展览音像中心业务骨干组成,有多年组织策划展会的经验。业务范围涉及:主办、承办全国涉水行业、及相关技术和服务的各种博览会、交流会、交易会、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及相关的会议服务;出国(境)举办经济贸易展览及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公司主创人员曾组织策划了水利部1989、1996、1999、2001四届国际水利装备展览会、灾后重建展览会、国际水利旅游展览会。“中国水博览会、中国水务高峰论坛、中国水利环境展”已成为中国水利的品牌展会,是促进中国水利与国际交流的最好窗口,是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中国水务体制改革与发展最有效的渠道和媒介之一。

  2011年当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未来十年将“大力发展水利建设”并在《十二五》规划中把水利作为国家投资的主要方向,到2020年预计投资总额将达4万亿。不论是大江、大河的治理,还是调水、供水、节水工程或是农田水利建设、防汛抗旱都需要大量先进的装备做后盾,基于此,中国水利学会决定把水利部从1989年就开始主办的“国际水利展览会”其中的“灾后重建展”独立出来,扩容并更名为“中国国际水利工程机械装备展览会”,在考察了济南、邯郸、南昌、长沙之后,基于湖南是水利大省,长沙更是世界工程机械之都,最终将12年的展会落户长沙,在领导的指挥、企业的支持,观众的参与下,展会成功举办。

  首届中国国际水利机械及施工装备展览会吸引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200余家企业参展,专业买家及专业观众总人数近2万人次。本届展会展出面积32000平方米,其中室内一层22000平米,室外东广场和南广场10000平米。参展企业包括: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厦门正宏昌、恒天九五、柳工、国藩集团、华德液压、上海离心机械研究所、阿特拉斯、瑞龙重工、天河钻具、科普柯、滨州锻压、国海迈斯特、合肥中达、南方路机、三仁宝业、太重榆次液压、颐信科技、克瑞重机、万纳液压、葛洲坝机械船舶、太重榆次、斗山、愚公机械、江麓集团、黑龙江水总、山东水总等。

  13年,山东省水利厅将水工展邀请至济南举办了一届。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保护也越来越被关注,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13年底水利部提出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及“河湖治理构建生态文明”,根据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组委会遵照水利建设、生态环境的市场需求重新定义了展会范围,旨在向社会提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本届展会,总结了上届展会的经验,根据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的需要,设立了清淤疏浚及生态修复展区、防汛抗旱技术设备展区、环境保护及水处理展区等国家投资力度大,市场有巨大空间的展区。展会将充分结合水利机械、环保、疏浚行业的实际需求,通过展前的调查摸底,为参展商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除展览外,组委会还将举办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河湖健康与生态文明大会,期间行业管理者、政策专家、企业领袖,近30位尖峰人物同聚首,纵论流域保护、水资源管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机械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政策突破等大政方针,以及河湖治理与健康评估、水利疏浚与生态文明等具体问题,更有相关水利大省水利最新项目发布、现场对接。大会以业主单位、工程公司为主,覆盖行业全产业链。参会人员层次高,高层出席占一半以上。参会单位及人员众多,最高500人以上规模。

分享新闻到

热门标签

热点阅读

    全景推荐